本篇文章3169字,读完约8分钟

过去一年,对国家珍宝中华医学来说,有两件载入史册的大事:一件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中华医药获得最高荣誉。 第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主席致函祝贺。 他在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被冠以宋代,堪称医学最受瞩目。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中医快速发展史,北宋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达到高峰,中华医学也取得了空前繁荣,医学成果辉煌。 由于朝廷对医学的尊重、医生们对医学的肯定,医生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医的价值和中医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加之印刷术的发达,中华医学典籍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大量整理、编辑、刊行。 其中,太祖开宝7年( 974年),以太祖年号命名,在首都完成的《开宝重定本草》一书开创了北宋历朝校订药典的先河,是宋代第一本官修药典本草,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本刻版印刷的药学典籍,在中国中医药快速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李时珍之子李建元曾在《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开宝重定本草》之作人人皆指全书,医则目为奥典之评。 如今,发扬大宋文化,以“开宝重定本草”等为代表的北宋医学的辉煌成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

“品读开封:刘翰与《开宝重定本草》”

刘翰那人与《开宝重定本草》修订小组

中药多为植物,其中草类较多,因此常被称为中药。 这也是汉字药生草字头的原因,《说文解字》对药的注释是治病之草。 自从我国首部药学着作《神农本草经》以本草命名以来,“本草”一词就成为中药、中医药和中医药书籍的代称。 所以北宋初年,由皇帝敕令、刘翰出题,在京城东京完成的第一部本草着作被称为《开宝重定本草》。

刘翰(生卒年月不详)出身于中医世家,五代和北宋名医。 根据《宋史刘翰传》等记载,刘翰是沧州临津人,后周显德初年来到京城东京,向朝廷献上《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体治世集》20卷,获周世宗,被翰林医官收藏,医学书也为史馆。 不久,刘翰又在魏卫石的主簿上加了一个公式。 北宋立国后,刘翰在新朝继续任职,后周大将李筠举反宋,宋太祖皇帝亲征,刘翰奉命跟随皇帝北行。 平反后刘翰被朝散大夫、鸿脍寺丞加封。 干德年间,太祖颁布诏书考核翰林医师官,刘翰成绩优异。 开宝5年( 972年),唐太宗生病,太祖命令刘翰和马志看病,唐太宗病愈后,刘翰晋升尚药献上御奉献,获得重奖。 开宝6年( 973年),太祖敕令刘翰等修订中医药典,翌年再次颁布诏书修订,任务完成后,刘翰加官成为验校工部员工外郎。 唐太宗太平兴国4年( 979年),拜见刘翰林医官,成为北宋翰林医官院的一把手,并出任检校户部医生。 唐太宗端拱门初年,刘翰重任尚药奉御。 唐太宗淳化元年( 990年)再次出任翰林医官,却在家中病逝,享年72岁。

“品读开封:刘翰与《开宝重定本草》”

刘翰在太祖开宝年间修订药典的队伍共有9人,除刘翰外,还有马志、翟燊、张素、王从蕴、吴复圭、王光佑、陈昭遇、安自良,其中马志为原神父,多为医理、治疗,刘翰同为太宗治疗 剩下的7位是翰林医官,其中张素是医家,吴复圭写了《金匮指微战术》一书,王光佑是太医,陈昭遇是医学世家,精通医术,治病,受过许多奇检,长期受到朝廷的赡养和群众的信赖。 他们奉太祖诏组成了这个修订小组。

翰林医官院(神宗元丰五年即1082年改称翰林医官局)为北宋中央医药卫生管理机构,成立年代不详,其位置、功能和官职设在《宋会编辑稿》:翰林医官院、宣佑门内东廊,掌管医药和诏书治疗民众疾病 让他在副领域院工作,并以尚药为御充服务,或加入诸司使者。 直院医官医学没有名额。 医学的服务态度很差。 加上正官,再加上尚药,再加上御者,再加上校官,其直院御和正官都是这样做的,大多由医官特奖之命授予,还有祇候之名。 可以看出,能进入医院的人,都是精通医术的专家,地位待遇很高。 当然是北宋政府重视医学引起的。

从《开宝新详定本草》到《开宝重定本草》

太祖敕令刘翰等9人修订本草药典是根据唐代的《新修本草》进行的,参考了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编纂的《本草拾遗》、5代后蜀翰林学士汉保升编撰的《蜀本草》等典籍。 《本草拾遗》十卷如明代李时珍所说,订购陈藏器博极群本、精核物类、绳纰谬误,找幽隐,兼有药学理论和实际应用,因此这本书学术价值很高。 《蜀本草》20卷是《新修本草》的补充注释,编辑韩保升非常精通医学,精查药品,解放本草。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完成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由药学家苏敬主持编纂,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发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因为这本书传世,求药,羽毛鳞介,不远的根茎花果,有名的咸提取详细秘术,博综合配方术,如前言所述,本经是阙如,但有检验必备书。 别录保存,但智之必正。 该书由药解、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收录药物800多种,共54卷,图文并茂,是大唐政府规定的医生必读的书,也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快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但是到了宋初,300多年过去了,这本书的药解、图经两部分已经佚失,本草部分也留下了很少的手稿,而且传抄中出现了谬误,所以太祖在开宝6年( 973年)的敕令中修过。

“品读开封:刘翰与《开宝重定本草》”

刘翰团队的修订,以“新修本草”为蓝本,采用“本草拾遗”“蜀本草”相互参证,纠正错误,弥补遗漏,修改别名,修改盈利项目,命名为“开宝新详细定本草”,共20卷。 该书由马志作注,知制谅蒙、翰林学士吕德森等详细刊登,宋太祖作序。 第二年,由于本草所新设释药类或未经许可,质量不完全满意,太祖再次下发敕令,要求刘翰、马志等重新校订本书,原书颇有损失,翰林学士李官方、医官王官方、知制诰蒙等校订 该修订版改名为《开宝重定本草》(后世经常将这本书和前一本合称为《开宝本草》,多指后者),序例2卷,加目录1卷共21卷,记载药物达983种,其中老药850种,133种。 至此,北宋初年的第一本官修药典完成,被广泛授予天下。 为了印刷术的宣传,本书改变了前代手工抄写的方法,改为雕版印刷,使我国古代药典性本草拥有了第一本印刷刊本。 很遗憾,两部《开宝本草》都已经散漫。 幸运的是,其一部分被收录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一书中,是神宗元丰年间集药学大成的着作。

“品读开封:刘翰与《开宝重定本草》”

刘翰等人的修订团队,由于专业信息严谨、学风严谨求真,《开宝重定本草》体例严谨,为之后宋代其他官修本草着作所继承。 在这本书的刻版中,用黑白文字,即阴阳文来代替朱墨分书。 白字文案来自《神农本草经》。 盈余复印来自其他有名的医生家,一看就知道。 唐附今附分别表示药物是从《新修本草》和《开宝本草》中新添加的。 关于订单,陶隐居唐本注和今注分别记载为来自《本草经集注》(南朝医药家陶弘景编)、《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可见其学风的严谨。 于是,《开宝重定本草》被采用为官方本草80多年,直到仁宗嘉官方年间,仁宗敕令根据《开宝重定本草》重组本草、《嘉官方本草》问世。 这是一个反面故事。

大学者李官方在该书序言中证明了这次修订的原因和方法:《三坟》书、神农予其一、百药即辨、《本草》序其录。 旧经三卷,世传名医别录,互编。 梁弘景在附录中见其书经、朱墨杂书。 我理解时间。 然后测试了他的功能,为了注释,列举了7卷,南国行焉。 被逮捕的唐,不参加学校,增加了药味八百味,增加到了二十卷。 本经缺失弥补了它,陶氏错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载有多年的礼拜,又超过400,朱字墨的话,书不一样。 旧注,那句互为阙。 非圣主抚大同的运气,永远没有疆休,那为什么要改变,正哉! 竭尽全力传达错误,作为定本。 例子是非允,从而皮扬采用陈藏器“拾遗”、李含光“音义”,或者穷来自另一本书,或者告诉医生,将其进行比较,区别其臧取与否,从而特立新条。 不要从余刊正开始数。 (《宋史·刘翰传》)可见刘翰等人在这本书的修订上付出了大量心血,也揭示了修订任务完成后刘翰加官的原因。

标题:“品读开封:刘翰与《开宝重定本草》”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