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5字,读完约4分钟

开封条文庙街,文庙街上有文庙,这个在开封没人不知道。 但文庙到底是什么样子? 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吧。 通常,人们看到的有现存的棂星门和门口折了腿的狮子。 年龄大的人可能在1950年代见过棂星门前的滇池,但对开封历史感兴趣的年轻人只能在旧照片中看到滇池。 这就是文庙给开封人留下的整体印象。

那么文庙到底是什么样子? 资料显示,开封府儒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教育机构,宋代的国子监(即太学)在城南,金贞时搬迁东南城下,原改为开封梁路学,明洪武3年改为开封府儒学。 之后被淹,永乐五年后搬到丽景门(即宋门)内的西北,明末黄河决口淹没。 清顺治9年,知府朱之瑶改建为市内东北角,左为文庙,右为儒学,即现在文庙街的地址。 康熙六年,巡抚张自德修,十一年巡抚郎廷相、十三年巡抚王日藻相继修,后有修。 据记载,当时的文庙有大成戏殿7间,非常大,东西庑务7间,后启圣祠3间,前戟门3间,棱星门3间,外有滇池,左右建有圣城、贤关两牌坊,街道上排列着天地、古今两牌坊 庙西为儒学,内有明伦堂、尊经阁等,庙东为儒学教授宅。 当然,这不过是清朝时期的文庙,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庙有了很大的变化。

“文庙街的文庙”

记载了1927年拆毁鸟居,在文庙内设立一次市民图书馆和古物保管委员会,改为小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庙的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街北棂星门以北旧址改为开封第二初级中学,街南泮池旧址改为开封市北三圣庙前街小学分校和龙亭区市民业余初级中学。 我们去年11月2日访问的时候,在拆迁中的老房子的废墟里捡到了两块开封初级中学的红砖。

据说20世纪50年代,文庙有许多文化遗物和建筑,其建筑全部被黄绿琉璃瓦覆盖。 例如,街北有棂星门,中门高,左右两捆门稍低,均为拱交替,上观黄绿琉璃瓦,各门正脊左右鸱尾、垂脊挑角,最盛头与狮子立,三门之间平顶朱柱4 门崇圣祠一带、北房5间、东西房各3间,有绿琉璃瓦,有正脊左右鸱尾、垂脊饰最盛头、立兽、鱼、鸟等,都极其精致。

街的南边有个面包池,石头栅栏围着,呈半圆弧状。 从前,地方的学宫被称为面包宫,儒童第一次成为府县的学生员,即秀才,被称为面包或面包。

资料显示,开封文庙内有2件国内珍贵文物。 一个是清顺治12年重建开封府学儒学纪念碑2封,一个是为了巡抚而时撰,一个是知府朱的瑶撰。 一个是古老的宋二石经残石和金代女真国书进士题名碑。 宋二体石经是宋仁宗国子监,以易、书、诗、礼记、春秋、孝经为篆隶二体,刻石两楹,始建于康定元年至嘉六年,被称为嘉石经。 于和元年听命于皇侄赵克继写国子监石经论语,次年完成学业,世称至石经元初九经板,落魄而修一次,后学宫渝未至水亏,明永乐五年将该石经迁回开封府学两废。 明末黄河决口,多沉没深厚的泥土,清朝搬迁府学,剩下的碑随迁,又在建造时给艺砖充了不少电。 光绪《祥符县志金石志》内只列举了4块石经残碑。 陆续被转移到省博物馆的有孝经残碑一封,1922年在府学崇圣祠下出土,1923年搬迁。 沿着书的残碑一封,周易残碑一封对折。 另一个是金女真进士题名碑,原主碑文用金熙宗(完颜)天眷元年制授权的女真小字国书写了正大元年进行进士考试的记录,字体类似汉字正书,但各字由两三个字合成,如琴谱,极难识别。 罗成开始做注释。 该碑原位于离城5公里的曹门堤外宴台河顺河庙,清道光经9年光束书院刘师陆访问考证,不久后搬到府文庙崇圣寺东侧。

“文庙街的文庙”

当然,这两块稀少的碑现在不存在了。 我们一行人来访时,镶嵌在棂星门西侧碑文上的有清康熙皇帝写的功存河洛、嵩高峻极、灵读安澜、昌明仁义等7块石碑。 有记载称,康熙岁次甲戌秋七月,以遣官御书扁额四道为河南榜样,敬奉悬恭赞。 并序:嵩山宅五岳中,淮流居四渎之一,赞美神禹者河洛昭,景亚圣者游梁叫首。 由此可见,嵩高峻极为嵩山中岳庙所写,灵渎安澜为开封桐柏淮渎庙所写,功存河洛为开封禹王庙所写,昌明仁义为开封游梁寺所写。 康熙笔下后,派遣内阁官员中书穆东格将御笔送往河南临摹刻石。

但现在被质疑的是,北京国子监也有这4块石碑,据本人推测,这是开封文庙4碑的复制品。

标题:“文庙街的文庙”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