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3字,读完约4分钟

第一次知道董勇刚的是开封新都汇古游街的“和合斋”。 这里是他的画室,也是他交友的地方。

如果问为什么起“硕石”这个笔名,他自豪地说“硕石”的比喻艺术意味着“汲取吴昌硕、齐白石的精华”,也意味着自己在处世上“顽固一彻”,不畏权势,不世俗同流合污。 但是,还是多次说自己的处世大致是“堂堂正正的人,清清白白地画画”。

看着满堂的画,你会发现“没见过那个人先看画,然后甜瓜飘在香誉神州”啊。 董勇刚写的甜瓜,色彩逼真,图案清晰,所有人都跃到纸上,气势磅礴。 仔细一看,通过宣纸,飘来了一股哈密瓜的香味,充满了清香,沁在心里。

刚和董勇刚谈完画甜瓜的初心,他就开始聊天了。 从小受汉方世家、喜欢书法的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他们是医生之余,经常为邻居画画。 特别是春节前夕,祖父和父亲写的春联挤满了桌子事件。 从小就接触到书法,对书法和绘画也抱有很深的喜爱。 其书法绘画基础,在学校、部队自古就闻名。

第一次认识哈密瓜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部队看到这个哈密瓜的时候,觉得食物的甜度很好吃,瓜皮的图案很有特色,董勇刚一开始就看了它,放不开手,长时间呆在那里,仔细看着。 那个时候,还没有画甜瓜的人。 董勇刚想出了画甜瓜的想法。 这幅画不能接受,他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追求。

他苦心研究甜瓜,曾远赴新疆哈密、吐鲁番、鄯善等地采风,了解甜瓜的生活方式和生长过程,以及其体型变化的优势,对甜瓜的图案和颜色变化,更专注于研究。 董勇刚告诉笔者,他前后在甜瓜图案创作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和微妙的变化。 这些变化来源于他对甜瓜的深入研究和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的结果。

董勇刚说,自己喜欢甜瓜,也来源于甜瓜的寓意,甜瓜的含义比喻丰富,甜、蜜、香,具有正能量。 当初为了画甜瓜,董勇刚在创作时采用国画的各种方法,曾经收集了三千张废纸埋头研究。 为此,他曾向当时的市美协主席徐玉庆求教,徐老师看到后大为称赞,并鞭策说:“你只要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会成功。”

创作中汲取了许多家长,董勇刚在叶、瓜藤上使用了以前流传下来的写意方法,甜瓜上使用了小写意,图案上最初使用了直线钩,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瓜的底色使用撒法,整体创作中常常采用“皱、擦、点、染”的画法,体现了甜瓜的特色。 作品的创作有时需要半干燥着色,有时全部晒干,有时在一张作品上画几个星期。

为了一次完成一部大作品,董勇刚闭门创作了半年,长期站立,没有离开画室,想出门的时候一般走不动了,被朋友直接送到医院。 其对书画创作的执着精神,令人感叹和敬佩。

现在,董勇刚的作品是积、疏、破的墨法,豪放大气,有白石的遗韵。 浓墨焦亮,淡墨渴生泽,叶子轻轻移动,果色艳丽。

董勇刚认为,笔墨是国画语言,笔墨不精,必言不达意。 他说:画不成文就庸俗,无情就匠,无能就弱,无精打采就散,没意思就平,没笔就乱。 因此,他非常重视绘画的意境。

他写的哈密瓜多以葡萄、石榴、柿子、鸟雀等为组合作画,比喻意味着生活幸福、家庭和谐美满、事业蒸蒸日上。

董勇刚的画色彩和谐,浓淡分明,远近一致,互有情趣。 看到董勇刚的画,有网友做了几个顺口溜:“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黄胄的毛驴、董勇刚的瓜。” 对此,董勇刚笑着向自己过度夸奖。 在网友的话里,从侧面说明了董勇刚在画甜瓜方面的里程碑式的贡献。

董勇刚对今后的创作更有信心,现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率领宋都书画研究会会员,组织文化基础、文化农村等活动。 一次春节前夕去朱仙镇,他组织了80名书画家,免费为农民写春联3天,写春联近3000张,受到大家好评。

愿董勇刚写的甜瓜饱满,他的作品丰富,精品辈出。

董勇刚,河南开封人,祖籍河南泌阳,大学毕业。 笔名硕石,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河南分院行政院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开封宋都书画研究会会长。 他的作品多次在《法制与生活》《河南日报》《河南新闻》及省市广播报纸上介绍。 编纂《新中国美术家大典》、《新中国书法美术60年鉴》、《中国书画画家名录》、《中国艺术名家作品鉴赏》等典籍。 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奖金奖、中国文学艺术界人民艺术奖金奖、河南省军区书画展一等奖、武汉军区书画展二等奖。

标题:“他把哈密瓜搬上了宣纸——记书画名家董勇刚”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