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1字,读完约2分钟

《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祠中的仿制品)刘海永摄

2月7日中午,记者跟随熟悉地方文化史的刘海永来到开封博物馆,参观了《开封府题名记》碑。

刘海永告诉记者,《开封府题名记》碑高214厘米,宽96厘米,厚24厘米,部分文案风化剥落,大部分还很清晰。 这块石碑上的碑文按时间顺序刻有北宋开封府上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第一批昕居润到惠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最后一批李孝寿的183位知府的名字,李孝寿之后留下了许多空白,但李孝寿的长官在府尹 在这本《开封府题名记》的石碑上,任者必大写其名,名下小记其官名及其任职时间。

刘海永告诉记者,《开封府题名记》碑始刻于北宋元丰年间,碑为崇宁4年(公元1105年)。 原站在宋开封府雅署内,明朝在建设包公祠时将碑移至祠内,“如梦录官署纪”祠内有宋开封府碑的载证。 明代末期黄河被淹开封,府厅被冲走。 到了清代初年,开封府署迁往现在的开封市的县街一带,在府署前建造了包孝肃公祠,并将“开封府题名记”碑立于祠。 民国初年虽然有废府,祠堂还是保留着。 新中国成立后,包公祠所在地成为开封市劳动局。 文革期间,这座碑因修人防工程而被发现,石碑被搁置在街上。 后来建造防空洞的时候,看到它很结实,又把它堆在墙上,阴差阳错地保护了它。 1971年,开封博物馆将其送回碑文中。

北宋时期,为了加强吏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各级机关分别立有本厅历任官员的题名碑,记录官员的姓名、官职、到任和离任的日期。 这个题名制度在西晋时就已经出现,到北宋更加盛行,特别是官宦。 开封府立《开封府题名记》碑是北宋官宪机构兴盛的长官题名。 刘海永说,这个题名制度首要暗示官员要有荣誉感和荣誉感,并警告官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封府题名记》碑是目前我国发现时间早、人名最多、时间最详细、官职最多的地方官员的题名记碑,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 刘海永说,这块石碑记载了这期间开封知府最完整的资料,与其他史书相互印证,具有权威性。

标题:“开封人文古迹巡礼:《开封府题名记》碑”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