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43字,读完约8分钟

年是中华文明重要标志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相关座谈会、学术研讨会、专题文化展、书法展等活动相继举行,习大大总书记也致贺信。 贺信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最成熟的文案体系,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根脉,值得更珍惜、更好地继承和快速发展。

一片甲骨震惊天下。 甲骨文被发现后,经过刘鸿、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的收藏和研究,到了1928年10月,开始在安阳殷墟正式发掘,1937年6月全面抗战爆发前结束。 考古发掘初期,着名历史学家傅斯年为甲骨文而来开封

甲骨文正式发掘后的矛盾

甲骨文最初由晚清金石学家王懿荣于1899年在北京首次发现和收藏。 他为了治病购买了一种叫做龙骨的药材,偶然发现了它上面的复制品(刻辞)。 这就是甲骨文。 王懿荣开始大量收购龙骨,成为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的第一人。 后来,经过朋友刘鸿和考古学家罗振玉等人的努力,确认这些龙骨在河南安阳小屯出土。 这个地方是商朝后期都城的遗迹,后来被称为殷墟。

殷墟在甲骨文的消息传开后,金石学家、古董商、草药商、甚至外国人开始大量收藏和销售龙骨(有一种说法是,此前有人以销售龙骨为业,进行大规模挖掘)。 。 这一时期,一方面甲骨文的研究进展迅速,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正如考古学家、甲骨文专家董作宾1930年在《扩大甲骨文研究》文章中所述,这样的成绩之好,为我国的古学扩大了光明。 但另一方面,由于钻井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状态,甲骨文损失惨重,流失无法统计。 这种情况一直结束到1928年。 此时距甲骨文的发现已有近30年,距离殷墟作为甲骨文走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已有20年。

1928年,民国政府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成立,其设立的历史语言研究所是着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傅斯年任所长。 研究所成立了考古小组,建立了专门的考古研究机构。 此时挖掘殷墟是学术界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有了这个考古集团,就有可能组织挖掘殷墟。 傅斯年请求蔡元培批准后,考古组正式组织人员进入小屯一带,在万众期待中开始有计划地考古发掘殷墟,前后共15次,取得丰硕成果。

最早去安阳进行挖掘的是董作宾。 董作宾于1917年来到开封,接触甲骨文后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中国考古学。 之后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学习考古学、甲骨文,毕业后于1926年来到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继续研究甲骨文。 1928年暑假,董作宾到安阳考察,发现当地村民为了发财在殷墟发掘,出卖甲骨,古董商也疯狂收购,损失数不胜数,甲骨挖掘不完全,还有工作的可能性。 董作宾随后在傅斯年拨出经费前往安阳试采,从此他多次主持和参与殷墟的钻探,开始了他对甲骨文的全面系统研究。 随后,现代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受雇于蔡元培和傅斯年,也先随后前往安阳主持殷墟发掘。 两人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人类学专业,接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训练,是中国现代考古史的先驱。

“为了甲骨文 傅斯年来到开封”

本来,如果由这些一流的人才主持,挖掘工作应该顺利进行,但其实不然。 除了当时军阀混战、时局动荡等客观原因外,围绕殷墟的发掘权和文物收藏、陈列等问题,考古集团的事业与河南地方发生了矛盾。 关于此事,双方非非及其后的处理,参见当时河南省图书馆( 1908年创建于开封)馆长兼民族博物院( 1927年开封,前身为河南博物馆)院长何日章的《挖掘安阳殷墟甲骨文的经过》《陈列安阳殷墟甲骨及器物的感言》和傅

矛盾必须处理,胡斯年于1929年11月被下令开封。 根据《傅斯年先生年谱简编》,开封的活动时间是月余。 开封期间,傅斯年住宿于河南省立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

傅斯年开封活动

傅年开封后,在河南大学做了许多关于殷墟发掘和文物考古知识的演讲,引起了学校师生的极大兴趣。 更可喜的是,傅斯年,在董作宾和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河南大学校方的共同努力下,河南大学文学院师生获准参与殷墟发掘,该校也成为国内最早参与殷墟发掘的大学之一,朱芳园、石璋、尹达等优秀甲骨学者、尹达等 这确实是河南大学学业史上的一个好故事。

傅斯年不知道在开封做了几次报告、演讲。 在河南大学史学科学习的石璋如后来在《河南大学和考古事业》的文章中说,傅先生在开封的一个月里,白天忙于公务,晚上和师生见面,一连进行了多次演讲。 地点是学校6号楼的礼堂。 开封的第一天晚上,傅先生演讲的主题是“现代考古学的重要性”。 傅先生学问广博,口才流利,精力充沛,演讲与安阳挖掘相比,从不批评任何人。 只讲学理,不问人事,只讲古语,不问现在。 安阳甲骨是殷代的作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未来成果有限的河南地下文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现代科学考古发扬光大,为古代文化做出贡献等等。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傅斯年全集》中收录了他开封的演讲“考古学的新做法”。 演讲由记者整理,于1930年12月发表于《史学》第一期。 演讲中,傅斯年首先告诉我们考古学是史学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不同,与自然界有关,与地质学分不开,考古学是史学中唯一的一部分。 说到考古学,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不是抽象的,不是空话。 历史多依赖古物进行研究,越接近古代越接近自然界,所以必须不依赖古物进行说明。 他告诉大家考古和文物对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傅斯年在演讲中强调,不能依赖古物研究的历史只局限于零碎的东西,必须重视整体观念,必须以整体文化观念来看待,才能造成误解。 研究古代历史,完全怀疑和完全相信都是错误的,怀疑和相信都是有道理的,都需要借考古。

根据下一个傅斯年,中国考古学家还是用旧的方法整理,已经发展很快,取得了成绩,但如果用新的方法来考察,收入不仅如此。 他在介绍瑞典籍安特生运用近代西方考古做法进行的研究后表示,中国考古学家以文案为基础,对每一项研究,除文案外的收入非常少。 只有以世界文化的视角注意,以人类文化为基准,才能获得整个文化的意义。

傅斯年最后说,考古学与人类学有关,必须在古器外特别观察人骨的测量。 他以安阳殷墟钻井为例,谈地层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作用。 他说殷墟是考古学最好的标准时期。 关于甲骨文的研究,他说,必须从所有考古学中进行研究,不要残缺,而要用一切精神全部注意,以整个文化为对象进行研究。

总之,傅斯年讲述的考古学新做法,不是中国以前传下来的文案教训,而是西方考古学采用的人类学、地质学、地层学等新做法,对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国现代考古学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傅斯年的开封之行的中心工作是协调处理历史语言研究所和河南地方的矛盾。 《本所发掘安阳殷墟的经过警告河南人和其他关心本地人文化学术事业的人》一共有五个部分。 证明了研究所挖掘了殷墟的吉利和工作宗旨。 殷墟挖掘与河南地方的纠葛后,傅斯年在第三部写下了他开封后遇到的意想不到的枝节和自己的态度:奉命而来,期在成事,凡枝节,来开封都不做任何文案。 在学校的演讲也谈安阳的工作,不谈双方的纠葛。

不仅如此,傅斯年还打算向河南人认真宣布,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没有侵占古物,双方的纠葛是误解,是因本人工作作风不为人知而产生的。 发掘的文物陈列,必须有利于后学的便利和学术的进步。该机构利用殷墟发掘的机会,为河南学术提供援助,欢迎河南大学教授参与殷墟考古事业,等等。

开封、傅斯年还致函河南省政府,证实研究所派遣董作宾、李济前往安阳调查和发掘的由来以及对文物陈列的态度等。 他作为研究所所长,提出了将文物分为陈首都和河南博物馆的大致和具体方法。 不仅如此,他还向河南省政府提出“处理安阳殷墟钻探方法”,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文案最后,傅斯年表达了四个愿望和河南人一起学习,感谢相关人士。

总之,傅斯年的这次开封之行是协调殷墟考古挖掘的公务活动,也是河南的文化之旅。 活动不仅取得了成果,还促进了殷墟下一步考古发掘。 而作为教育家的他,开封之行也促使河南大学与殷墟考古结缘,推广普及文物考古和殷墟甲骨文知识,古城的人不能忘记他!

标题:“为了甲骨文 傅斯年来到开封”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