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4字,读完约4分钟

作者:王震生

我退休后住在北京,最喜欢去颐和园玩。 每次进京都入园,小睡一下。

说来话长,第一次和颐和园的亲密接触是在上个世纪的1961年暑假,我看望了大弟弟和来北京参军的姐姐以及在北师大教书的爷爷王均衡(北师大地理系有名的教授、中国地理协会秘书长)。 保廉哥带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颐和园,在门外的铜狮前拍了哥哥三人的照片,固定在美丽的瞬间。

颐和园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原名清含园,建于清干隆帝15年( 1750年),历时15年竣工。 这个花园占地295公顷。 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地,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方法和风格而建设的大型山水园林。 咸丰10年(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点燃圆明园时遭到严重破坏。 光绪12年( 1886年)开始重建。 光绪14年( 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448万两白银(以海军军费名义筹措)修复了这个园,改称颐和园。 光二十六年( 1900年),颐和园被八国联军掠夺,宝物被掠夺。 第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用巨额的金钱修复了这个园。 作为清代皇家花园及行宫的颐和园,成为皇亲贵戚的消夏胜地。

“春游颐和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颐和园成为民众享受的公园。 1961年,颐和园被宣布为首届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齐名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8年12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是国家5a级景区。

早上9点,我和妻子从北宫门排队入园,先下石梯,参观了苏州街。 这个前进园还没有参观过模仿江南水乡苏州建造的商业街。 季节过去了9天,苏州河还被冰覆盖着,冰层很厚。 依次排列着两岸玉器、古董、和服、点心等各种店铺,也有茶楼、金银首饰楼等。 出了苏州街,上了楼梯,来到了佛香阁。 建在21米高的方形台地上的八面三重四重檐建筑物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的铁梨木擎天柱。

占颐和园面积3/4的昆明湖,约220公顷。 南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浩荡,西山峦起伏,北见楼阁成群,湖中西堤从西北蜿蜒向南。 堤上长满了桃柳。 西堤及其支堤将湖变为大小三个水域。 每个水域都有湖中心岛,鼎立。 西堤一带,垂柳沿湖岸依次排列延伸,树干挺拔,枝条旺盛。

以前来园,时间有限,经常走人行道爬石便道爬佛香阁,看昆明湖眺望十七洞桥。 回去的时候,看了玉澜堂、乐寿堂、谐趣园、仁寿殿等,然后离开了东宫门。 这次去公园,时间充足,和妻子商量。 去昆明湖转一圈,享受湖畔的风景,完成每天散步的任务怎么样?

阳光迎面照射,春天、景明、和风抚摩着脸。 湖边垂柳丝摇曳,优美多变。 柳枝葱绿,绿芽发芽,有千株春风柳,湖畔风景无限好。 取出照相机纷纷拍摄,景在框里中美在心中。

我们沿着湖走到了位于昆明湖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的十七孔桥。 这座桥是颐和园最大石桥,长150米,宽8米,由17个桥洞组成,两侧扶手上刻有500多头大小不同形态的狮子。

走过湖中心岛,来到昆明湖东边堤坝边的铜牛那里。 这个神态可掬,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铸造于1755年,仰起头躺在17孔桥的桥上不远。 牛背上刻着干隆帝亲笔金牛铭:金写神牛,镇悠永敬辞降祥,干隆乙亥。 愿长期向洪水投降,为园林和邻里带来祥福。 这独特的人文景观让游客流连忘返。

中午过后。 从颐和园东南门出来,已经15点38分了。 公园视屏动态显示:入园23486人,出园14518人,入园8968人。 灵感来源,我有权即兴作诗,作文结尾。

春天去颐和园玩,天很美,风很暖和。 湖是健步病,万丝垂芽。

从前的帝王园,王孙扇摇了摇脸。 万民欢腾,如梦似云。

标题:“春游颐和园”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