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56字,读完约9分钟

阮籍三哭

唐代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了一句有名的话:阮籍猖狂,不料贫哭。 很多子孙引用了这句话,但有不同的解释。 有解释说,这是王勃说自己学阮籍不能穷哭的疯狂举动。 我想这是王勃由衷的感叹,他知道阮籍的可怜哭声是自己无法模仿的。

阮傲慢自大,任性,喜怒不形于色,行为也非常能理解。 他有时关门看书,累得月都不出来。 有时爬山水,日复一日地忘记回去。 阮有时自己追马车,随便走一条路,走到这条路的尽头,不能前进的时候,他跳下车哭了,然后追着车回去,这是穷哭。 这看起来像是一种奇怪的行为,表达了阮籍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是自己志向未尽的一种发泄。

阮籍原有济世之志,他曾登上广武山。 这里是楚汉争夺的古战场,有时发出了没有英雄,让纵子出名的感叹。 秦汉第一次楚汉战争,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战争中涌现了刘邦、项羽、韩信等可谓英雄的人物。 但在阮籍眼里,这些人不是英雄,而是纵子,也就是孩子,只是那时没有真正的英雄,让他们出名了。 阮志远,可惜有英雄之志,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可能实现。

阮籍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他很孝顺。 他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后,阮籍正在下围棋,其他人都说不出来了。 他下了好几次棋后,喝了酒,放声大哭,吐了几升血。

阮的朋友裴凯来吊他妈妈,我看着阮的头发,坐在地上,像喝醉了一样,两眼瞪着,既不敬礼也不说话。 裴凯哭完礼后,有人问裴凯,按理由去别人家吊唁,主家先哭,客人开始行礼,阮籍不哭,你为什么要哭着行礼? 裴楯回答:阮籍是外人,所以不崇尚礼典。 我是势利之士,请遵守礼仪。

等妈妈下葬了,阮籍吃了一大块蒸肉,喝了两斗酒,和妈妈道别,说是穷男,又失声痛哭,吐血数升。 葬礼过后,阮籍的大病,瘦成了皮包骨头,面容憔悴,人们几乎认不出他。

一个兵家的女人是军官的女儿,才色兼备,但在出嫁前就去世了。 阮和她家的人不知道,径直去兵家女子家吊唁,朝那女子的灵位哭了。

途中的哭和哀兵家的女人的哭是有名的阮籍三哭,所有的哭都很感人,震惊了世人。

阮籍的邻居家是个卖酒的作坊,这个女人很漂亮。 阮常去这个家喝酒,喝醉了就躺在这个女人身边睡觉,有些孩子不避讳。 这个男主人知道阮籍的性格和人品,看到他睡在自己的女人身边,有些不怀疑也不生气。 阮籍的嫂子回老家,阮籍专门去送别。 这样做在当时不是不礼貌的,也有人为此嘲笑和谴责学籍。 阮籍问道:“礼是为我而设的吗? 意思是礼法不是为像我这样的人而设的。

酗酒消灾

在阮籍生活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环境险恶,人们为了生存而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保护着自己。 对阮籍来说,酗酒除了发泄压抑的情绪外,也是乱世中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司马掌权的时候,有个重要的顾问钟会,这个人非常聪明,司马诛杀曹氏集团,朝中掌权谋划,深受信赖。 他狡猾诡计多端,害了许多人。 竹林七贤的嵇康因冒犯钟会而被他杀害。 钟会也想加害阮籍,想方设法接近学籍,提出各种时事问题,从阮籍的回答中发现破绽,作为阮籍的罪证置之死地。 阮籍当然识破了钟会的把戏,两个人一起喝就一起喝。 阮籍一喝就醉,什么问题也不回答。 钟会对此没有任何办法。

阮丧母居孝期间,司马昭的宴席上照常吃肉喝酒。 何曾这位官员被称为礼法之士,其实是伪善者,阮籍恣意、粗俗之人,他说要司马昭严惩。 司马昭说阮籍为母亲失去悲伤痛苦,因病消瘦憔悴,你还不能放过他吗? 对于阮籍的傲慢、任性,司马昭很宽容,他不但不指责,反而经常找阮籍谈话。 阮籍在司马昭面前,老庄等内行只说远话,没和时政谈过褒贬的事。 司马昭对别人说阮籍是个慎重的人。

司马昭又和阮籍结了亲,为了儿子司马炎(后来的晋武帝)想要向阮籍的女儿求婚。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多么大的好事啊! 今后女儿也可以成为女王。 但是阮籍不想爬这个亲戚,但是又不能开口拒绝,怎么办? 司马昭派人谈论结婚的时候,看到阮籍醉倒在那里,不能说话,每天都是这样。 阮醉了60天,到最后都没能说出求婚的事,司马昭只好放弃。

景元4年(公元263年) 2月,魏元帝封晋公于司马昭,卡莉于相国,不得不加九锡,司马昭并无假意拒绝。 以司空郑冲为首的朝中大臣们为了讨好司马昭纷纷劝退,郑冲找阮籍执笔《劝退笺》。 阮不想刻意写《劝进笺》,前几天司马昭杀了他的好朋友嵇康,他怎么能替司马昭称功呢? 于是他每天喝酒,想拖这件事。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交稿的那天,郑冲会派人去拿,我看到阮籍喝醉了睡觉,就叫了一个大觉。 使者叫醒他,要了稿子,阮籍只好拿起钢笔,一口气写完,拿去交叉。

嵆琴阮啸

南梁朝散骑侍郎周兴嗣写完了天文地理和历史人物的故事,是一本很有影响力的儿童启蒙读物,也是历代书法家喜欢写的教材。 千字文有嵇琴阮念、嵇琴有嵇康琴、阮念有阮籍长念,这在历史上也很有名。 呼啸是古代道家吐纳训练的内功法门,用丹田之气长啸一声,将羞怯冲破三关、九个诀窍,冲出大门,声音可以表达各种情感,还可以传得很远。 阮向道家学习啸法,好好练习,功夫深,咆哮声数百步之遥。

道家孙登隐居在苏门山石室里,阮籍听说这人道行很深,就进山拜访了他。 两人面对面坐着,阮籍问他老庄的路和气功修炼方法等,说了很多,孙登只是一动不动地坐着集中注意力不回答。 阮朝他发出长长的吼叫,然后孙登笑着说,接着就吼叫起来。 阮吼了一声,心痛得满足了。 阮向孙登告别,回到半山腰时,突然山里传来了孙登的啸声。 这个啸声像阮凤声一样安静明亮,又像一群人用力敲击,响起了林谷。 阮听了孙登的啸叫,知道他功夫不可估量,好像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也有答案。 回到家,阮籍写了《大人先生传》。

据说阮籍的故乡尉氏县有阮籍啸台,阮籍曾在此台长呗。 台地位于县小东门南城的墙壁内侧,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23米,高约10米,上面建有平台直径9米、黄土夯土。 阮啸台东依城墙,西临湖水,啸台清风为尉氏八景之一。 2006年,该台被宣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机构。 如果今天阮籍站在呼啸台上呼啸而过,我们有时会想,开封期间阮啸的余韵是否缭绕。

血泪变成《咏怀诗》

阮绝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他的醉、哭、啸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感受天动地哭鬼神。 但是,确立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崇高地位的不是这些,而是他的《咏怀诗》。 他的诗受屈原的“脱离”,受李白的五言古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咏怀诗》有五言诗八十两首,还有四言诗十三首。 《咏怀诗》的文案非常丰富,有人哀叹世事的盛衰无常,应该尽快隐退。 也有人写下了对现状的不满和无法释放的矛盾苦闷的心情。 也有对当时虚伪礼法的激烈谴责。 其艺术表现方法多种多样,以古代讽刺今、借景抒情、仙访道、香草美人为比喻,拥有美丽的境界。 《咏怀诗》中的诗大多曲折晦涩,后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因此,研究和注释《咏怀诗》是后世学者的学问。 我们今天欣赏阮籍的《咏怀诗》,依然能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

晚上睡不着,起来弹琴。 淡淡的帷子望着月亮,清风向我吹拂着袴。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一个人在犹豫要见谁,很伤心。

这是《咏怀诗》的第一首,也可以说是总则。 描写了夜深人静时作者心神不定的苦闷的心情。 阮对当时黑暗的现实非常不满,没办法,晚上睡不着觉,只能弹钢琴消除自己的担心。

阮籍是开封尉氏人,故乡的历史他心知肚明,他熟悉故乡的景色,也经常牵挂家乡的人,他的诗里经常写着故乡。 《咏怀诗》中有好几个描写开封的首都。 请看第31首:魏都,发言向南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吗? 士兵吃糟糠,智者处置艾蒿。 的舞蹈还没结束,秦兵已经回来了。 林非我有朱宫生尘。 军队打败了华阳,身体竟然化为灰烬。

这是怀古诗,诗中的吹台是开封人熟悉的禹王台公园古吹台,传说是战国时期魏王欣赏音乐和舞蹈的地方。 诗中描写了贪图享乐,不分政事被秦兵攻破城池,国家败亡的故事。 诗的真正含义是古风讽刺现在看来,当时的魏朝皇帝也像战国时期的魏王一样,埋头享乐不问政事,迟早会被司马氏夺取政权,成为土灰的下场。

徘徊在蓬池之上,照顾栋梁。 绿水扬起洪波,荒野茫茫。 野兽横着跑,鸟就陪伴。 时鹊火中,日月眺望。 朔风严寒,阴冷微霜。 不受旅行的束缚,俯仰而悲伤。 小人算其功,君子说其常。 很遗憾,憔悴了,吟诵了文章。

这是《咏怀诗》第16首。 魏晋时尉氏县北侧有一个湖,是蓬池。 那年秋天,阮籍徘徊在蓬池边,远望北方的栋梁(开封)。 当时大梁不是战国时代魏都的繁华,而是荒野的广阔、野兽的摇晃、朔风的强大、阴寒、霜冻,可悲。 这情景和阮籍当时的悲凉心情很吻合,联想到当时司马暴政下的小人得志,正人君子受迫害的现实,诗人惋惜地憔悴,吟诵着斯章的咏叹。

《咏怀诗》是阮籍用血泪凝成的诗,是他用诗句发出的穿越时空的海啸,是诗人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学遗产。

标题:“任性不羁的诗人阮籍(下)”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