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70字,读完约9分钟

硼应水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 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在首都北京举行座谈会纪念刘少奇诞辰120周年,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刘少奇同志的英文名和功绩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刘少奇同志崇高的品德和精神风格。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参观了刘少奇开封陈列馆。 看到的事情感慨万千。 不由得想起了建馆初期的历史。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邓小平同志致悼词:一九六九年11月12日,刘少奇同志在河南开封不幸病死。 在之后的报道中,大家都知道刘少奇同志在开封度过了生命的最后27天,因开封其天井院而去世。 这一点受到开封人的特别关注。 经过认真考虑,我从1982年开始寻找关心开封快速发展的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协商在刘少奇同志去世的地方建设刘少奇纪念馆(园)还是去世的纪念地,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1983年8月27日,我正式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建议。 我在建议中:刘少奇同志与开封有特殊的缘分,他生命的最后27天是在开封度过的。 他去世的地方离我们很近,但好像又在天边。 很多人都想看看这个神秘的,我们国家灵魂居住过的地方。 刘少奇同志去世的地方,应该建设成纪念馆,瞻仰瞻仰。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始建回忆”

从1983年8月到1984年3月,我当时与开封市委副书记姚敏学会面,谈过纪念馆和开封市的情况。 他表示支持,并将建议交给了当时的开封市委书记张志刚。 张志刚的态度也确实如此,他指出:“信中的同志见解很好,要珍惜这样的信。”

1985年,我担任市政协城市建设文物保护组秘书,工作中经常与当时的市政协副主席张瑶光、张亦文接触。 对于建设刘少奇纪念馆,他们都表示支持。 我认为建造刘少奇纪念馆不仅应该征求开封的事,也应该征求刘少奇同志家人的意见。 那是因为我想郑州市副市长刘源同志。 1985年夏天,我找到了高中同学王兰生,谈到要建设刘少奇纪念馆。 王兰生说这很重要,他妻子王贵生说在郑州市物资局工作,和刘源接触很多,可以通过王贵生和刘源同志见面。 1985年9月14日,我和王兰生一起去郑州找王贵生。 到了王贵生家,他看到我们的湿衣服,说:“你们这样湿着去建设刘少奇纪念馆,真的很感动。 他设法联系上了刘源,答应和刘源见面。

让我把建设纪念馆提到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我分别找到了城市建设专家吴孔范、文物地方史专家井鸿钧进行了协商。 他们说应该抓紧时间给市领导写建议。 1985年9月22日,我向市委领导再次提出建设刘少奇纪念馆的建议。 10月4日,时开封市委副书记乔·星壁批示:请刘书记宣读,该建议值得考虑。 10月9日,时任开封市委书记刘真批示,刘少奇主席是全国人民非常爱戴的领导人,这个建议很好。 市委推广部对有关部门负责首先拟定方案,并向市委常委报告,有可能根据财力再次明确实施方案。 10月12日,时任市委推广部部长卜岚忠指示:“请屈春山副部长对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落实。” 10月中旬,张瑶光和我一起会见了卜岚忠。 卜岚忠说:“两位领导人的指示转移到市委推广部,这件事由市委推广部主导进行。 最近,市委推广部可以组织讨论,提出向市委报告的方案。 之后,我找张瑶光、王兰生、王贵生、吴孔范、井鸿钧等人商议建设纪念馆的方案、构想。 在那之后,我见到了安瑞甫。 他是美术工作者,我请他为纪念馆的方案、构思画画,他欣然同意,马上画了两张刘少奇纪念馆的草图。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始建回忆”

1985年10月中旬以后,和屈春山见过几次面,谈了纪念馆的事,他很热心,起到了上下联系的作用。 10月下旬,屈春山会见了我,他说:“为了建设刘少奇纪念馆,市委推广部打算给市委写报告。 请先写草稿。 第一个文案是:一、确立纪念馆的意义、必要性。 二、成立筹备组三、馆址问题四、经费问题,可以粗略计算。 我应他的要求写了初稿,在他写成文后,卜岚忠读了并同意了。 当时薛文法同志担任市委推广部办公室主任,该文在出具他的意见后,印制了中共开封市委推广部文件《关于建设刘少奇纪念馆的报告》,文件日期为1985年11月10日。 11月15日上午,屈春山会见我,说:“今天下午市委开会,讨论纪念馆的事。 请把纪念馆的草图拿来,在会议中给领导看。 11月15日下午,在省府前街原市委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了市委扩大会议。 会议之前,我会把那个审判草图交给屈春山。 他说:你是提案人,你也听我说。 之后,我领着我参观了会场。 会议开始前,有人在会场传阅草图,说画得很好。 会议由刘真主持,他请屈春山宣读市委推广部文件《关于建设刘少奇纪念馆的报告》全文。 刘真说:“今天,我们讨论刘少奇纪念馆的事。 要建设刘少奇纪念馆,怎么建设,资金不足,可以年年办。 不是什么大问题。 接着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几位领导相继发言。 确定刘真同志指示和支持的态度,表明了领导的远见。

“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始建回忆”

1986年6月初,我在郑州召开了会议。 经过王贵生的联系,6月4日下午,我第一次和刘源同志见面。 我把事先写的“巨星落望丰碑”一文交给刘源同志,请省委主要领导转交,他答应转交。 之后,我们开始了围绕纪念馆的事情的谈话。 开封人民对刘主席有特别的感情,说开封建刘少奇纪念馆是开封人民的愿望。 刘源说:“在去世的地方建纪念馆比在出生的地方建更有意义。” 出生时他是个普通人,去世时他是国家主席。 开封建纪念馆的话,那里的房子很好。 请不要大兴土木。 不需要太多资金。 就这样就可以了。 纪念馆建成为旅游胜地,也有利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1986年9月7日上午,因为纪念馆的事,我去郑州找刘源同志。 第二次见面,再次谈了开封建设刘少奇纪念馆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说:“不管在其他地方建纪念馆建得多好,人们都想看到刘主席去世的房子。 这个地方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建筑物。 在谈话中,刘源说:“你很了解情况。 这些情况可以和我妈妈见面说话。 然后,他马上给他妈妈王光美写信。

1986年10月19日,我带着刘源同志的亲笔信,出发去了北京。 10月22日早晨,我赶到王光美住的复兴门外大街22号大院门口,向接待处工作人员证实来意后,他站在医院对王光美的住宅喊道:是开封人! 我上楼到王光美的房间门口,开门的是赵淑美阿姨。 我把刘源的信交给她。 过了一会儿,赵阿姨打开虚构的门,王光美站在门口。 她让我通过房间,说“总是不写信给人”。 进屋后,我和王光美面对面坐着。 我把市委推广部的文件《关于建设刘少奇纪念馆的报告》、刘少奇纪念馆初步方案的送审图、《巨星陨落,望丰碑》等资料交给了王光美先生,随后聊了起来。

我是刘主席在开封度过生命的最后27天,在开封去世的。 遗体在开封火化,遗骨在开封还剩下近10年。 这证明刘主席与开封有特殊的缘分。 开封人民对刘主席怀有特殊的感情,建设刘少奇纪念馆是开封人民的夙愿。 开封是有名的古都,在这里建纪念馆的影响很大。 刘主席去世的地方,是一个独立的庭院,自成一体,房子也比较坚固,是建造纪念馆的理想场所。 说到纪念馆,王光美说:“建造纪念馆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布置,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实物给开封。 有人来开封,不是来看照片,看资料,而是来看这个地方,纪念馆应该建在这个罕见死亡的地方。

之后,我站起来说:“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与我见面。 王光美握着我的手说:“感谢开封人民。 感谢您对纪念馆的关心。

1986年12月,时任市委推广部文艺科科长徐庄找到我说:“宋国臣书记来开封时间不长,对纪念馆不太了解。 请你再给宋书记写资料,让他在乎,把建设纪念馆提到市委的工作日程上来。 1987年1月,我给宋国臣同志写了资料,提出了关于开封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其一,请宋书记关心这件牵动开封人心的大事,尽快将建设刘少奇纪念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他指示说:“市委会考虑,这个建议对市委的工作有帮助。”

1988年3月8日上午,宋国臣主持市委常委会议。 会议记录表明,市委常委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在我市设立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从此,建设刘少奇纪念馆正式列入市委工作日程。

1992年5月,刘源同志调任武警部队水电司令部政治委员会。 他离开河南时,特地开封父亲的逝世地来吊唁。 他对陪同的市领导说:“马上要离开河南了。 我和父亲一样对河南有特殊的感情。 感谢开封妥善保护了刘少奇逝世遗迹。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 同年9月,中共开封市委计划在刘少奇逝世处将刘少奇建成开封陈列馆,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目前,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逐一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对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标题:“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始建回忆”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