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5字,读完约2分钟

开封府文庙棂星门刘海永摄影

开封府文庙是清代河南省重要的文庙,也是开封市内两座文庙之一。 开府文庙旧址位于文庙街,原建筑只有棂星门一个,如今棂星门成了珠獐巷的门。 3月7日,记者跟随熟悉地方文化史的刘海永来到文庙街开封府文庙旧址,拜访了这里发生的历史。

刘海永告诉记者,开封府文庙是元代至元年(公元1264年~1294年)的开封梁路学,是利用北宋太学旧址改建的。 北宋太学旧址本来就在内城朱雀门外附近,金代贞年间(公元1213年~1216年),为了抵御蒙古,金人扩大了内城,太学正好在拆迁范围内。 金死后,古人将该地改建为开封梁道学。 明乐五年(公元1407年),被称为开封府儒学,移居到丽景门(宋门)内的西北。 明末城市浸水,文庙和石碑全部埋在地下。 清顺治9年( 1652年),知府朱之瑶随同将府文庙搬迁到现在的住所(文庙街)的余残碑搬迁。 刘海永说,清代重建的开封府文庙前有棂星门3间,前临大街、街道东西建德有天地道冠古今2牌坊。 的南边有一个面包池,呈半圆弧状。 面包池被石栏包围,高约4尺,左右有圣城贤关的2个鸟居。 1927年拓宽街道,拆除四牌坊,将面包池合并到街道上。

“开封人文古迹巡礼:开封府文庙棂星门”

棂星门原在文庙内,其建筑结构为提梁式,由4根通天柱支撑,柱子顶饰石雕兽。 柱间朱之门三扇,中央一扇稍高,门上各有一战,顶绿琉璃瓦,有脊兽。 门前有一对狮子,也是文庙的原物。 据刘海永介绍,棂星门北侧有戟门3间、大成殿7间、大成殿前东、西厢各7间。 殿后有启圣祠三间。 顺治年迁建时,所谓左庙右学,庙为文庙,学为庙西儒学,内有明伦堂、尊经阁等,庙东为儒学教授宅。 清代每年都有祭孔盛典,1927年废弃,祭孔所使用的青铜器、仪仗等由文物部门保管,现部分保存于开封市博物馆,文庙旧址改为小学。 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开封市第二初级中学,又改称开封七中,后七中转入学院门,移交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后迁回开封第一师范学校。 这里建成了珠獴巷,棂星门向北平移了几米,守望台前建起了孔子的雕像。

“开封人文古迹巡礼:开封府文庙棂星门”

棂星门是全国孔庙的统一形式,文化气息非常浓厚。 目前开封府文庙的古建筑已经全部改建,只有棂星门一座,成为开封重要的文化标志。

标题:“开封人文古迹巡礼:开封府文庙棂星门”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