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02字,读完约6分钟

蚕要避开老鼠养猫

北宋中叶,开封有怪人,姓崔,名公立,官在比部医生中,相当于司级干部。

崔公立官位不低,来头更不小,他是三朝元老汉琦的阿姨。 范仲淹子孙范公偁写了《过庭录》,崔比部、禁忌公立、汉魏公妻弟也能解释。 韩琦生前封爵魏公,汉魏公为韩琦,韩琦的妻子弟弟为崔公立。

前几天,一位学者和我扯上了这种关系,说我错了。 崔公立不是韩琦的阿姨,而是韩琦的老丈人。 因为《汉魏公墓志铭》和(汉琦)工部侍郎崔公立的女儿结婚了,正在追逐魏夫人。 所以韩琦和崔公立的女儿结婚了,不是崔公立的姐姐。

我惊讶地读了韩琦墓志铭,知道那个学者不理解。 墓志铭原文写着要和工部侍郎崔公立的女儿结婚。 汉琦的岳父叫崔立。 崔公是墓志铭作者对人的尊称,他的名字不叫崔公立。

是的,回头看崔公立,也就是韩琦的阿姨。 这个人在京城开封当官,有江南农民的习性,喜欢养蚕。

当时开封城郊的农民也养蚕,但规模小,不成气候,不能和苏杭一带比。 崔公立,养蚕规模更小,只在自己书房的小角落里建了个小蚕屋,用的桑叶是他家田庄自己生产的,没必要追加购买。 事实上,他既不吃也不穿不需要钱。 养蚕只是为了好玩。

崔公立是官二代,没有农业经验,头几年养蚕总是失败。 的蚕越多,他家的蚕越少,结出大量的蚕种,最后结不出几个茧。 他摸不着头脑,不耻下问,向蚕农求教方略。

养蚕农说:“你们不养猫吗?

崔公立很奇怪:你怎么知道的?

农道:老鼠非常喜欢蚕宝宝。 你家的蚕越养越少。 八成被老鼠偷了。 如果你家有猫,老鼠就不敢淘气。

公立如梦初醒,感谢蚕农,回家后让管家去买猫。

管家对他说:好教少爷,市面上卖的是狮子猫,没用的,不逮捕老鼠。

那你去邻居家借一下吧。 没有大猫,也可以有小猫。 之后会非常感谢他。

不用谢。 请给我两斤盐。 我送人。 一定可以带最结实的猫崽回家。

崔公立请管家到厨房要了几斤盐。 几天后,果然,管家真的把猫带来了。 有一只大猫和三只猫。

从此,这些猫在崔府茁壮成长,繁衍后代,把家里的老鼠抓得一干二净。 如果没有老鼠,蚕宝宝也没有天敌了,崔公立养蚕特别顺利。

官员养蚕并不少见。 北宋皇帝为了表示对农耕的重视,也曾让妃子在后宫养蚕。 皇帝的妻子可以置身事外养蚕,但是官员养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但是,崔公立让管家去邻居家借猫,管家说必须换盐,这有点罕见。 猫讨厌盐,盐有什么用?

其实,用盐换猫是宋朝常见的现象,几乎成了风俗。

陆游有诗:缠盐迎接狸奴,守护山房万卷书。 狸子,也就是小猫,也就是猫子。 陆游书房里有老鼠,老鼠咬着书,为了保护书,需要找猫捉老鼠。 找别人的猫,要给别人回报。 这是盐。

丝绸可以换盐换猫

宋朝为什么会形成用盐换猫的习俗?

逻辑很多很复杂,慢慢说吧。

北宋立国以后,继承了五代十国时代的一点经济政策,其中一个政策叫做蚕盐。

蚕盐不是蚕开采的盐,也不是用盐炒的蚕,而是国家专卖食盐的渠道。

具体来说,每年春节后,国家都会把官员盐送给老百姓,到了不花钱的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人们需要向国家交纳丝绸,以偿还年初得到的盐。

例如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范仲淹担任江淮安抚使,相当于安徽省省长,在辖区内推行蚕盐政策,根据各家庭成年男性人数发放官盐,各成年男性发放一斗盐,秋季应向政府偿还半绢。

例如,北宋后期,宋惠宗调整蚕盐政策,根据家庭资产的多少,将全国人民分为5个等级,按照等级的高低发放官盐。 人们水平越高,证明房子越有钱,官方给他家的盐就越多,他们官方支付的丝绸也就越多。

丝绸是用丝绸做的。 丝绸是蚕宝宝吐出来的,蚕宝宝是老百姓养的。 用官方的食盐换老百姓辛苦纺出来的丝绸。 这就是蚕的盐。

蚕盐起源于五代十国的后唐,但在宋朝得到广泛推广,成为宋政府剥削人民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政府给人们送盐,人们还有什么办法叫政府丝绸,去,卖,剥削? 这样的交易纯粹是官方制定的,所以人们必须合作。 不用官方的盐也不行。 不管官方给你多少盐,你都必须接受多少盐,吃不完也不能接受。 有些家庭人口不多,只是资产等级高,官方使劲出盐,根本吃不完,但不能转卖,转卖就违反了国法。 即使国法允许转卖,你也不会卖太多。 官盐的价格本来就贵,因为老百姓不想买。 我想把吃不完的官盐转卖给别人。 只能拼命打折,直到民间像偷偷流通的私盐一样便宜。

蚕盐不是平等的交易,也不是等价的交易。 官方给你送盐,价值可能是几百文。 半年后我会把丝绸还你一半,价值几千文。 谁便宜? 官宪 谁会吃亏? 当然是老百姓啦!

更可怕的是,蚕盐在南宋时期迅速发展,朝廷装傻,不再向人民放盐,但人民每年该付的丝绸必须付。 如果没有丝绸,可以付现金。 和丝绸一样的现金。 就算你有丝绸,也不需要朝廷,只收现金。 迅速发展到这个时候,蚕盐与食盐专卖已经没有一分钱的关系,已经从不平等的流氓交易变成了真正的人头税。

今天的重点不是评价宋朝的经济政策,而是探讨用盐换猫的风俗习惯,但我想至此,各位聪明的网友朋友也应该推测一下这个风俗背后隐藏的双重嵌套逻辑。

第1层的逻辑如下。

养蚕、蚕可以织茧,茧可以织布,丝绸可以官方传递,换食盐,所以在宋朝人们心中,养蚕是为了换盐。

第2层逻辑如下。

因为老鼠吃蚕,养蚕灭鼠,灭鼠用猫,猫可以帮助老百姓养蚕。

结合这两个逻辑,猫和盐不是画等号了吗? 宋人不是提出了想从旁边的人那里借猫,必须用盐交换的理由吗?

标题:“寻味开封:养蚕 买盐 捉老鼠”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