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52字,读完约8分钟

宋开罗

书法宋四家中的苏黄米蔡指北宋时期最有名的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四个人不仅是书法家,还是文学家和诗人,在政治、生活上有很多工作和故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厚厚的一本书。 本文试从书法的角度,以他们书法家的身份谈谈。

尚意书风与宋四家

中国书法艺术经过晋、唐两个高峰,来到宋朝,出现了第三个高峰。 后代根据各时期书法风格的优势,将晋、唐书法称为晋尚韵和唐尚法。 也就是说,晋代书法注重韵味,唐代书法注重法度。 相对于宋代书法,后人被称为宋尚意,宋代书法注重趣味,注重书法创作发挥个人意志和艺术理念,强调艺术个性。 正因为尚意书风的存在,宋代书法出现了生动多彩的景象,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的另一个高峰。

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是宋四家的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四家以京城开封为书法活动中心,辐射全国各地,形成了强烈的尚意书风。

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苏轼。

苏轼(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为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化名人。 苏轼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历经几经沉浮,历经磨难。

苏轼的书法从王羲之、颜真卿、褚遂良、李逵、杨凝式等历代书法中吸收营养,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形成一家。 他的书法墨水丰富,但看起来不臃肿,十分厚重,他的书法和平中正,端丽,韵味十足,在中国书坛有独特的特点,影响深远。

苏轼不仅有书,书法理论素养很高,在他的书法评论中总是与尚意书风的思想相勾结。 他在书的开头没有注意到佳乃佳耳,指出好的书法作品不是刻意追求就能得到的,而是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被创作出来。 他的诗句不是我书的意思。 不擅长画画,证明了他的书法不是像唐人书法那样严格守法,而是凭信手和意创作的。 这首诗确实是尚意书风的宣言,苏轼是尚意书风的旗手和领军人物。

苏轼的传世书法作品不少。 比较有名的有《黄州寒食诗帖》《前后赤壁赋》《洞庭春色赋》和少许书签等,其中行书《黄州寒食诗帖》是最优秀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价值。

元丰3年(公元1080年) 2月,苏轼因卷入宋朝最大的文案狱港台诗案,被黄州贬损为联练副使。 那时的他精神寂寞,生活穷困,郁郁寡欢,不得志。 到了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冬食节那天,创作了这两首“黄州寒食诗”,表达了他此时忧郁苍凉的心情,诗情恳切,真挚动人,是书法艺术的无世杰作。 《黄州寒食诗帖》全篇行书跌宕起伏,精彩多彩,很好地表达了苏轼当时多而杂的心情,气势奔放,光彩照人。 这篇诗帖在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之后,被后人选为天下第三行书。

草书大家黄庭坚

黄庭坚( 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谷道人,晚期号涿翁,北宋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他是宋代着名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虽然没有当过高官,但由于坦率坦率坦率,惹恼了当权者,成为了党斗争的牺牲品。 他经常受到贬损,处于厄境,但这是个平淡的地方,其高风亮节备受世人敬仰。

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为张槎、晁补之、秦观和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的声望与苏轼齐名,世人称为苏黄。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宋代兴盛时期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

黄庭坚的书法以其独特的特点,影响深远,更令人赞叹。 他的书法前人精湛的艺术从以前流传下来,可以吸收广益多师,为自己使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说:“预习草书30多年,起初以周越为师,20年来势不减,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得古人笔意。 之后,得到了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窥探笔法之妙。 黄庭坚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和追求终身不变。

黄庭坚的书法有自己显着的优势,他的行书中宫收紧,笔画向四周延伸,欹侧变化,动静结合,非泥古法。 他的草书用篆书笔法运笔,龙飞凤舞,超逸尘,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因此,黄庭坚的书法在宋代以后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黄庭坚的书法代表作行书有《松风阁诗帖》《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和《砥柱铭》等,草书有《诸上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 他的草书艺术水平非常高,是中国书法史上继唐代草圣怀素之后的另一个高峰。

疯狂的书法家米芾

米苅(公元1051年1107年)、字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湖北襄阳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宋四家中,他是唯一没有进士功名的人,他也没有做过有名的大官,一生以书画为乐,一生以书画为事业。

米劲从小就很聪明,从7岁开始学习书法,在学习书法方面非常用功,少年时代的书法备受人们的赞赏。 米芾16岁时,母亲阎先生来京开封,侍奉宋英宗高皇后,米芾也来京。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亲政,他念念不忘阎氏乳媬的旧情,将18岁的米芾作为学校的书郎赠送。 此后30多年,米苅一直在都、地方担任小官吏,但其志向并不在于此,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书画。 到了京城开封后,他接触了当时有名的书画画家,如苏轼、黄庭坚等,向他们传教,还能看到许多古人的书画真迹和碑文,视野很大,因此其书画水平迅速提高,很快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书画画家。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被书画迷住的宋徽宗任命米芾为太常博士和书学博士。 几年后担任书画学博士和礼部员工太郎。

“书法“宋四家”漫谈”

米芾的书法先学唐人,后受苏轼的指导,后学晋人,他根据晋人尚韵追求书法的趣味和个性,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他的行书有骨有肉,风神俱全,变化多端,不拘小节。 从书法的实力和艺术性来说,米芾的行书在宋四家中也是与众不同的。 米苅临摹古人墨迹的技术非常精湛,甚至是伪乱真,都能流传至今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迹,其中据专家鉴定,有可能是米苅临摹的。

米苅是一个极其有个性的人,在普通人看来,有些举止疯狂奇怪,因此被称为米癫。

米苅的书法代表作有《多景楼诗帖》、《彩虹县诗帖》、《研山铭》、《蜀素帖》、《苇溪诗帖》等。 米芾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宋元明清到现代,学习米芾的人相当多,很多人受到了米字风神变化的启发,进入了书法艺术的天地。

尽善尽美的书法家蔡襄

蔡襄(公元1012年~公元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北宋着名政治家、书法家、茶学家。 蔡襄18岁来到京城开封,进入国子监学习深造,天圣9年(公元1031年)进士,在都城和地方工作,先后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和泉州、杭州、福州和开封等知府。 直到和元年(公元1054年),蔡襄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成为宋代开封府第88任知府。

蔡襄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正直,为官所到之处,都勤奋从政,颇有成就,惠及当地人。 他在泉州知府,为了方便交通往来,主办了著名的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的建设。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现为国家级要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对茶道很有研究,在他的着作《茶录》中总结了古代制茶、茶的经验。 他的着作《荔枝谱》是世界上第一本果树分类学的着作。

蔡襄的书法自古就很有名,欧阳修曾说蔡襄的书法近年来是君谟独步的。 苏轼也说过:蔡君谟天资高、积学深、心手相应、变态无穷,之后是本朝之首。 确实,在苏、黄、米书法出名之前,蔡襄的书法是宋朝最好的。 蔡襄擅长楷书、行、草书,其书法庄重、淳淡婉美,给人以正人君子、温文尔雅的感觉。

从整体上看,蔡襄的书法遵守晋唐法度,尽善尽美,甚至不完美,但他的书法创新意识稍差。 尽管如此,他还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是晋韵、唐法向尚意书法过渡的重要人物。 蔡襄书法传世作品有《万安桥记》、《白日锦堂记》、《自书诗帖》等。

标题:“书法“宋四家”漫谈”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