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17字,读完约11分钟

资料图像

倒霉的周亮工

周亮工( 1612年1672年)、文字亮、号减斋、樫园、开封人,明末清初知名学者。 周亮工的祖籍金陵(今江苏南京),后居江西金溪樫之下。 周亮工的祖父周庭槐游大梁(开封)将在这里定居。 周亮工的父亲周文炜出生于开封,所以周氏这一条为了开封而定下了出身地。 周文炜后来回祖上南京住,在那里娶妻,周亮工出生在南京。

周亮工出生在南京,但他的出生地是开封。 开封这座城市对他的人生道路起着很大的作用。 做徒弟、学成长、功成名就、娶妻生子、结婚,都离不开这个城市。

周亮工的父亲周文炜担任过浙江诸暨县的主簿,相当于县政府秘书。 周亮工20岁之前跟着父亲在江南生活,他天资聪颖,非常用功,熟读经书,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他少年时代游览江南山水之间,增长见闻,结交了许多江南才俊。

周亮工在江南参加过科举考试,成绩很好,但他的籍贯是开封,不在江南,所以北籍规定不能住院,也没能成为高材生。 没办法,崇祯4年(公元1631年),他20岁的时候和父亲一起回到开封,一边求学一边等待科举考试,以求功名。

在开封,周亮工遇到了两位恩师。 一位是张民表,字为林宗、中牟人,万年间举人,住开封。 张民表见到周亮工,很赏识他,把他留在家里,让他当自己儿子教书的老师。 周亮工白天教张民表的儿子书,晚上开灯晚上读,立志苦学,得到了张民表的很多教诲。 在这里,周亮工有一个可以读书的安静的地方,有一个可以随时教学生的老师,学业大大提高了。 周亮工对张民表情深厚,始终不渝。 崇祯15年(公元1642年)秋,黄河决口、开封,张民表一家被波涛埋葬。 周亮工派弟弟周亮节去开封寻找幸免遇难的挚友,找到张民表,找到幸存的幼子,被周亮工抚养长大。 之后,周亮工总结发行了张民表的遗作,为张民表的幼子结婚,尽了弟子之谊。

另一位恩师是孙承泽,字为耳伯,号为北海,河北大兴人。 崇祯4年(公元1631年)进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崇祯8年(公元1635年),周亮工参加开封邑赛、郡赛,均排名第一,成为高材生。 孙承泽当时是祥符县令,主持考试,他看了周亮工的试卷,大为认可,当选第一名。 孙承泽见人就称赞周亮工有才华,还出钱给他买了块地,处理了其生活上的困难。

经过开封几年的苦读,壮大了周亮工的学识,在生活上也稳定了下来。 在他合格的高材生那年,他和开封女性冯结婚,在开封结婚工作。 崇祯12年(公元1639年),周亮工报考中举人。

崇祯13年(公元1640年)春,周亮工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通过,报考中进士。 第二年,周亮工当选山东莱州韩县县令,秋季,他就任韩县。

周亮工在汉县当了两年县令。 此时明朝内乱不断,到了外敌入侵、风雨飘摇的晚期。 但是,周亮工在汉县做得很好,推行善政,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在政事闲暇之余,他表彰文化人,开展文化活动,和文人们一起吟诗作画。

崇祯15年(公元1642年)冬,占领关外的清军铁骑分多股进入关内,他们攻城略地,杀人抢劫,山东的城池一点一点沦陷。 今年11月,清兵包围韩县县城,周亮工动员全城绅士民众,誓与敌人合编,保卫城市,他的内家人也到城市打鼓应援。 战斗间隙,周亮工与县雅同人慷慨作诗,鼓舞士气。 清兵包围了汉县4个月,终于没有突破,于次年3月撤回了包围。 韩县人民感谢周亮工守城的功绩,为他建立了生祠纪念表彰。

崇祯16年(公元1643年),明朝廷举天下廉卓行取道京师,官员中选清廉有为者来到北京,重用,周亮工入选。 维县的人们依依不舍地为他焚香送别,步行送他到德克萨斯。

周亮工在京都的候选期间,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春,被授予浙江道监察御史,还没出北京的时候,3月19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吹煤山,明王朝宣布灭亡。 周亮工急忙逃出北京,回到了南京的家。 他看到南明弘光的小朝廷不成气候,就和父母一起隐居到山里。

清顺治2年(公元1645年),清兵下江南,急于向明朝的老官员投降。 此时的周亮工以身殉职,以身殉职,隐居深山,成为遗民投降清朝。

周亮工降清后,被授予两淮盐运使,负责改盐法道,管理两淮盐务。 这是旧政权财政收入的第一来源,其官衙设在扬州。

扬州刚刚经历了大灾难。 4月,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抗击清兵,经过激烈战斗扬州沦陷,史可法被俘英勇身亡。 扬州断壁、尸满野地期间,周亮工在这里当上了清朝官员。

顺治3年(公元1646年),周亮工晋升淮扬海防兵备道。 平心而论,周亮工在扬州为当地人做了许多好事,他的衬衫留黎、疲惫、置义冢、收白骨、禁止告密、罢工军营,这些措施治好了扬州人民的身心创伤,战后破局 周亮工还恢复了经济,迅速发展实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清政府的盐税增加了收入。 扬州人民为了感受其恩惠,为周亮工在扬州立生祠表彰。 他在扬州广泛交往文人雅士,参与文化活动,对扬州文化事业恢复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顺治4年(公元1647年),清政府为了表彰周亮工,晋升福建按察使。 离开扬州时,当地人倾斜城市避难。

福建的情况比扬州要复杂得多,当时南明抗清的战火还没有完全平息,各种武装力量混乱。 周亮工想就任福州,但被战火阻止,正在途中。 周亮工在光泽、邵武等地,遭遇乱军攻城,他组织当地官兵作战、保卫,稳定局势。 从那年初冬到第二年初夏,周亮工的半年时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 直到顺治五年(公元1848年)夏天,他才到达省会福州。 第二年,周亮工首先因按察使署理兵备、海防、督学三件事,到了5月晋升为福建右布政司。

周亮工在福建工作8年,辛勤工作,得到清朝的好评,顺治11年(公元1653年),他被提拔为督检察院的左副都御使。 然后,下一年初去北京赴任。 到了三月,晋升为户部右侍郎。 周亮工此时春风得意,官运顺利。 谁知道好运不长,今年6月,福建总督佟代弹劾周亮工在福建贪污浪费。 周亮工很快就陷入了这场空穴来风的诉讼中。

清朝廷对投降后归顺的汉族官员始终保持警惕,处罚严厉,无情,无论有此弹劾,是否属实,均立即对周亮工撤职后进行调查和撤职。 到了年底,将周亮工押解到福建质审。 周亮工被押往福建后,向他求情的福建总督佟代已经被罢免并离开福建。 周亮工的罪名被控盗窃4万余辆而未能执行,案件又被放在那里吊死。 随后,郑成功率军包围福州,周亮工接受福建巡抚请求,制定计划,在战场指挥下,击退郑成功军,巡抚为这周亮工报告了第一份工作。 但是,这一功劳也使得法院没有为周亮工赎罪,这一质量审查还需要质量审查。

顺治14年(公元1657年),福建按察使进行了五次会审,审理结果表明周亮工从未被弹劾。 顺治15年(公元1658年),新任福建巡抚对周亮工事件不负责任,于早晨奏响,朝廷敕令逮捕刑部复信。 周亮工离开福建时,福州人为了抱怨而辍学,陈情哭着狂奔,士子送诗。 这次,因该事件被逮捕的官民有100多人。

周亮工6月离开福建,一路狂奔,到11月才到达北京,他在首都刑部大牢呆了一年多,在这里被盘问了好几次,有几个孩子被斩首。 到了顺治18年(公元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去世,天下赦免,周亮工赦免。

康熙元年( 1662年) 10月,周亮工被任命为青海湖海防道,次年就任山东青州。 他在青州工作了三年多,到了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被任命为江南江安督的粮道,在这里又工作了三年多。 谁知道祸事又降临了,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10月,周亮工再次被弹劾,解雇逮捕论被绞死。 第二年再次被赦免,但周亮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感到失望,出狱后,他烧掉了一生的着作。 焚书后,周亮工着手整理平生收藏的印章印谱,编纂了对中国篆刻史有很大影响的着作《印人传》。

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六月,周亮工在南京病逝,享年61岁。

学者,收藏鉴赏家周亮工

周亮工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人生道路坎坷,他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是明末清初的着名学者,也是着名书法家和收藏鉴赏家。 周亮工是官员,他无论去哪里,总是吸引着哪个文人和艺术家,形成他周围的文化艺术交流的圈子。 周亮工交际面比较广,除了与官场文人朋友交往外,他还与许多拒绝服务的明末遗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 他的朋友中有金谦益、吴伟业、王士祯、龚鼎果、吕留良等着名大学评论家,也有陈洪绶、髠残、程颷等书画家。 这些人一起进行诗书画的交流活动,周亮工也经常向人索取、交流,所以他的收藏极为丰富。

明末清初杰出画家陈洪绶(公元1598年~公元1652年)是周亮工一生的挚友。 明朝灭亡后,陈洪绶成了清朝的官员。 这也不妨碍他们的友谊。 陈洪绶在各个时期赠送给周亮工的绘画很多,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杰作。 顺治7年(公元1650年)周亮工从北京回福建的途中,见到了陈洪绶和杭州,陈洪绶亲自为周亮画画。 他日以继夜,连续画了11天,共画了42幅,这些画成了周亮工一生珍藏的宝物。 后来,周亮工被逮捕入狱,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时,他关心这些画的安危,安排他妥善留给可靠的朋友。

周亮工非常关心印章和篆刻艺术,他交往的朋友中有不少是篆刻家的印人。 他的传世着作有两部关于篆刻艺术的,一部是《赖古堂印谱》,另一部是《印人传》。 《赖古堂印谱》是周亮工本人收藏的印章集合,包括自用章及其父、其弟、孩子们等用章,共收钚印1550方,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印谱。

《印人传》是周亮工的重要着作。 康熙9年(公元1670年) 2月,周亮工在南京候审期间,烧毁了他一生的着作。 这次焚书也没有燃起对篆刻艺术和印章的兴趣,继续着《印人传》的编纂。 这本在中国篆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印人传》,在周亮工去世的第二年,其子周在6月份被标记在书上,成为周亮工一生的绝唱。

《印人传》记录了明末清初的印人和文人印章,填补了以往印人无传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印人传》有明末清初篆刻家的传记68篇,还有印人姓61篇,其中有当时著名的文人篆刻家,也有不懂经传的民间印人。 《印人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印人(篆刻家)的着作,周亮工怀着深厚的感情赞美印人,肯定印人的文化地位和艺术地位,开创了印人传记的先河,对中国篆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印人传》中,将篆刻从工匠技艺提高到文化艺术的水平,使篆刻成为独立于书画的专业艺术形式。 周亮工在书中探讨了印章的艺术性,丰富了其文化内涵,提高了学术地位。 另外,《印人传》记录了明末清初大量印人的生平和事迹,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现代美术家傅抱石因此将周亮工称为中国印学史上最有关系、贡献最大的人。

标题:“清初学者、收藏鉴赏家周亮工”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