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6字,读完约2分钟

刘庆邦的母亲是豫东农村平凡的母亲。 妈妈病重期间,刘庆邦一直陪伴在妈妈身边,100多个夜晚,留下了短短的记录,完成了这本难得的日记《我是我的妈妈》。 这是作家特殊的心路历程和生命体验。

在这天的“我是我妈妈”恳谈会和文学讲座中,只要一提到自己的妈妈,刘庆邦的声音就会低沉、停止。 不用解释,这里所有的身体都理解这低矮、停止的原因。

我们兄弟五人,我是家里的长子。 妈妈很信任我,生病成为弱者后,也有点依赖我,想一直保护她。 少年死了父亲,家境贫寒,母亲对我有养育之恩。 刘庆邦说。

刘庆邦在一次创作谈中说,妈妈不仅是我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我一生的老师,如果有人问我人生中最好的老师相信什么,我会首先信仰我的妈妈。 有人说我们没有宗教。 不,有宗教。 我的宗教是我的母亲。 关于孝文化,他说:“孝文化是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世界上没有我们中国的孝文化这么悠久和根深蒂固的国家。 孝文化绝不是过时的文化。

刘庆邦说,妈妈老了,病了,我不负责,当然应该全力照顾妈妈。 我意识到能在母亲病床前孝顺是回报母亲的最后机会。 为了将来不后悔,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但不幸的是,2003年我妈妈张明兰永远离开了我们。

日记本来就有隐私,刘庆邦一开始没想过要发表,时隔几年,他翻了翻这些日记,看到自己眼睛湿润了,就抄写在稿纸上,整理了4万多字的稿子。 刘庆邦是河南籍作家,去年参加河南文艺出版社组织的河南籍北京作家聚会时,和陈静谈到了正在手里整理的这本日记。 陈静说想马上出版日记,刘庆邦把日记的下半部分整理了4万字,最终变成了这本“我妈妈的陪伴日记”。

关于我为什么选择妈妈为书名,刘庆邦在书名出版前多次出现,后来我不自觉地是妈妈,朋友们认为这是个好书名。 为什么这么说? 我长得像妈妈,不仅妈妈的容貌,我也想继承她的精神,所以我想是妈妈。

(全媒体记者岳蔚敏)

标题:“我的宗教就是我母亲”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