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46字,读完约9分钟

十多年前,我和朋友一起参观大相国寺,看到藏经楼耳室里仿造的天圣铜人时,十分震惊,北宋科技发展迅速,敬佩祖国医学的卓越。 那个铜人至今记忆犹新,身高和普通人一样,相貌端正,表情安详,嘴角微微上扬,千年来充满了孩子般的笑容。 据说几年后,他打算再次参观天圣铜人,但三次进入大相国寺都不见,而是问了寺庙的和尚保管着。 听着,茫然失措。 幸运的是,我还见过那个铜人。 虽然只是模仿铸造,但足以安慰我们拜访文化的虔诚之心。

据《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铭》介绍,该铜人经开封云集志士博采考校合作,于1987年10月建成大相国寺,全像直立于缠枝牡丹花底座,浑然一体,佳气荣耀云云。 北宋天圣铜人记忆北宋针灸学的兴盛,写下了千年前中医的繁荣。 哪些被描绘在身上的经络,穴位就像帝国的河流、山川。

据《开封市卫生杂志》报道,王在天圣年间主持设计,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教育用于考试医生,对后世针灸学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要了解天圣铜人,首先必须了解王唯一的这个身体。 如果他不牵着我的头,这个皇帝布置的课题可能就无法完成。 正是他的敬业和聪明,创造了针灸史上一连串的第一位。

王唯一是开封人,约生于987年,死于1067年。 原名王惟德,家中原是官家,祖父是宋太祖孝明皇后的弟弟,皇亲国戚,奉命分西京(洛阳)。 女仆遇害事件根据法律,在西京被斩首。 其子孙流落他乡,到了王惟德那一代成了贫民。 宋真宗读了与先祖的关系,心中充满怜惜,于是授权他为汝州之间参军。 王惟德虽然落了家道,但没有落青云之志,一直在进修医学。 虽然不是悬济世,但暗中努力了。 后来机会终于来了,宋仁宗即位后,因其素授禁方,特授严石,其翰林医院官职,王惟德开始更名为王唯一。

北宋皇帝非常重视医学典籍的整理和刊印。 以针灸为例,宋朝以前,各技法不同,针灸穴位的名称也非常混杂,各有不同的称呼,不仅不利于传播,也不利于流传后世。

天圣元年( 1023年),宋仁宗颁布诏书,委托国内医学大师对古代针灸医籍进行校对整理,组织医官制定针灸穴位新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 这项工作历经三年,由国王唯一于宋天圣四年( 1026年)完成,编撰的着作为《新铸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医夏竦为这本书排了序,殿中省尚药奉御王唯一说埋头工作,废寝忘食。 精神参神、定偃位于人偶侧,恰如其分,增加古今救助检查,刊行日相之破,众说纷纭,成三篇。 书中,王仅阐述经络和部位相结合的针位排列方法,即使了解经络系统,也便于针灸者临床取穴。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完成后,北宋政府将该书印制全国,规定《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法定的针灸典籍,从事针灸医生和太医局针灸科医生官,必须将其作为必读之书,即使是临床上不得违反的针灸规则。 宋代印刷术发达,但纸质书保管不便,为了方便该书长期保存和参观学习,北宋当局请工匠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在石碑上,这就是著名的宋天圣针圣经碑。 当时碑石刻结束后,被安置在大相国寺针灸图石壁堂。 元代初年,这块碑文被运到北京,经过100多年的岁月变迁,加上朝代的更替,石碑已经模糊,字模糊。 明代蒙古瓦剌继续骚扰北京,明英宗为了防止瓦剌的侵犯,开始加固都城的城墙。 《新铸铜人针孔针灸图经》石碑竟然被人破坏作为建设首都城墙的石材沉睡了几百年。 1965年至1971年,在拆除北京城墙的过程中,从北京旧城墙的基础上陆续发掘出宋《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残石5块,1983年4月在北京朝阳门南雅宝路东口附近再次发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残石, 当然,这是后话。

“大相国寺天圣铜人:史上最早的针灸模型”

我现在叫王唯一。 他雕刻石头后,想加速针灸知识的普及,设想作为模型来制作,比复印和图像更直观。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宋仁宗的肯定。 与针的定义方法所述不同,生命还是唯一一种药侍奉国王、考气孔经络之会、铸铜的人式。 铸造针灸铜人的工程由国王唯一负责设计,北宋朝廷囊括了全国范围内能干的工匠,在开封单独设会场进行铸造。 经过反复试验,国王只有天圣五年十月的壬辰,医院铸造的针孔铜人式2。 当时是1027年,也就是宋天圣5年,所以这两个铜人也被称为天圣铜人。 天铜人铸造后,送到皇宫请宋仁宗观赏。 宋仁宗很高兴,赞赏地吩咐:这两尊天圣铜人,一尊被安置在法院医官院,供医生学习录用。 尊安放在大相国寺仁济殿,供鉴赏。

“大相国寺天圣铜人:史上最早的针灸模型”

天铜人使用青铜铸造,给人一种青年男性裸体的印象,身高1.60米,胸围89厘米,头围63厘米,项围41厘米,嘴角长7厘米,眼部长4厘米,眉部长7厘米,耳部长9厘米,腹围80厘米,从肩髻穴到指尖81 铜的人体表面被涂上了明亮的油漆,用黑漆表明经脉循环路径和针孔在人体部位。 针孔的名称显示在金字旁边,经穴直径0.35厘米,天圣铜人全身有365个针孔。 天铜人体腔及四肢中空,胸腔及腹腔内内置木制五脏、六腑、大小肠、膈膜。 这些器官被工匠雕刻得栩栩如生,四肢腔嵌入木制骨骼模型,铜人全身可分解成6个碎片。 面、颈、胸、腹为纵切部分,前臂刮侧至肘关节为纵切部分,前臂尺侧从肱骨外上踝至腕部为纵切部分,小腿胫部至脚为纵切部分,膝关节至股骨结束为纵切部分,前阴为纵切部分。 如果解开上述任意部位的纵剖面部分,就会看到内脏器官和骨骼。 全身6个分解部分,用特制插头连接,合成后完善铜的所有人体。 身体表面刻着经络的针孔,让观察者腐烂,但嫌疑人却散了。 确实是很好的医学教具。 而且穴位都是通往内里的小洞,使用时外面涂上黄色的蜡,里面加水,针灸的人,按分寸开洞进针。 相比之下,便针进去后会出水。 如果针错了,针就进不去。 当时用这种方法传授针刺技术,考核了针灸医学生。

“大相国寺天圣铜人:史上最早的针灸模型”

天铜人的创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两个铜人是历史上最早的针灸模式,极大地弥补了当时针灸教育中石碑和书籍的不足,给临床试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有力地推动了针灸学的迅猛发展和长足进展。 这两个天圣铜人的出现,不仅是针灸史的创立,也是世界雕刻艺术史的明珠。 天圣铜人集我国古代医学文明和铜雕铸造文明于一身,是祖国医学文物中的优秀作品,也被誉为国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被推崇为价值连城的国宝。 天铜人是世界上最早创制的人体经脉经穴模型,也是世界上最早忠实反映人体内脏和骨骼的解剖模型。 比西方医学解剖学家维萨里斯的《人体结构》( 1543年)早了500多年。

天铜人出生后,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从而演绎了神秘的事情,不可思议的传说让子孙们感慨不已。

2尊天圣铜人在北宋陈列约100年后,靖康年间开始发生许多灾害。 126年,金人进攻开封,主张和平的朝廷答应金人的一切要求,金人在京抢劫20多天,从宫殿到民间,无数珍宝和财物被掠夺,无数宫娥和工匠被强行掠夺。 当然,还有天圣铜人。 这是他们搜索的重点。 《续资治通鉴》和《宋史纪事本末》中都有天圣铜人被金人掠夺的记载。 当时金人在意天圣铜人,除了其医学、艺术价值之外,还有其自身的价值。 北宋大量采用铜铸币,铜钱流向周边国家,铜荒,北宋实行铜禁,金国更缺铜,所以天圣铜人对他们很重要。 据宋人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宣和殿聚集了殷周鼎、钟、尊、爵等数千种,国破金人尽其所能。 在此之下,不由得辛苦了一番,在半投的南壁池里,后世的三代彝器从大梁的墟云中钻了出来。 由于当时缺少铜,金人不会把铜和铜人投入水中。 所以,有学者认为金国掠夺的是浑天仪铜人,不是天圣铜人,而且《金史》中也没有天圣铜人的记载。 可以这样推论,这个铜人好像还在开封。

“大相国寺天圣铜人:史上最早的针灸模型”

另一位天圣铜人在靖康之难后不久,四处辗转,到达湖北地区,南宋缜密的《齐东野语》中有记载:味温舅氏章叔恭云:昔襄州口,试得针铜人,皆有精铜,脏腑无物,盖旧物。 这个天圣铜人是在开封城的战乱中,宋人从大相国寺的仁济殿秘密运出城堡的,后来献给南宋朝廷。 南宋灭亡的时候,这个铜人被元朝从临安运到开封,然后大部分运到了那里。 《元史》中也有记载称,由于铜人在战乱中受损,尼泊尔工匠阿尼科进行了修复。 到了明正统八年( 1443年),栉风沐雨的铜人老化,明英宗决心重新铸造,重新刻上了《新铸铜人针孔针灸图经》的石碑。 铜人铸造后,被放置在太医院的药王庙,被称为明正统铜人。 关于原来的天圣铜人是否在原来的地方,史书上没有记载。 之后经过战乱,消失了。

“大相国寺天圣铜人:史上最早的针灸模型”

如果金人在宋廷医院找不到天圣铜人,他在哪里呢? 唯一的答案是,还在开封,睡在地下近千年,躺在沙子里,或者站在水中,天圣铜人从大梁的墟里出来。 我们期待着考古奇迹的发生。

标题:“大相国寺天圣铜人:史上最早的针灸模型”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