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69字,读完约8分钟

特殊的历史时刻,特殊的红色大学。 古城开封迎来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初解放后,河南大学的学者、开封各大中专、中学的学子和其他职业青年们,从开封金台酒店出发,前往这所红色大学的怀抱,进而成为这所大学的第一位教师和证人。 这所红色大学是中原大学,短暂而灿烂的历史成为这些古城学子心中永恒的记忆。

金台旅馆

中原大学第一位开封师生从这里出发

开封繁华的鼓楼街有一家老字号旅馆金台酒店(也叫大金台酒店)。 酒店由汉口人陈竹平创建于清末宣统3年( 1911年),院宇宽敞、典雅古风、热闹、幽静,是古城有名的客厅。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军政要人杜聚明、商震、邱清泉等在这里住宿。 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后,解放区学校联合招生在这里举行,近300名开封师生从这里出发,前往当时的中原解放区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中心河南省宝丰县,证明了大学传说的诞生。 那是中原大学。

1948年6月,人民解放军发动豫东战役,围攻开封,国民党守军纷纷败退,古城迎来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解放。 由于国民党增援部队临近,我军难以守住城堡,出于战术考虑,解放军撤出开封。 此时,河南大学教授的一批人被押解到解放区。

最初解放后,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颁发了《河大令的保护》,河大教授和其他文教界进步人士向解放区提出了要求,驻扎在市西郊杏花营一带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酋长当然表示热烈欢迎。 在中国共产党员、时任《中国时报》总经理郭海长等的联系、组织下和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粟裕、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张国华等首长的支持下,嵇文甫、王毅斋、李俊甫、罗绳武、赵俣生、苏金伞等知名学者和家属近80人,

另外,解放军在金台酒店设立了解放区学校联合招生处,得到招生信息的河南大学、开封各大中专学校的学生和职业青年相继报名。 有一次,金台旅馆人满为患,门外鼓楼街排起了长队,数百人来到这里接受筛选,最终招募了287人。 6月24日晚上,为了避免飞机轰炸进行了扫射。 他们从金台酒店出发,白天过夜,到达宝丰。 对此,人民日报、新华社相继发布多则新闻,报道开封师生来到解放区。

陈毅在7月15日的报告《来到解放区的学习和就业问题》中,为这些学生开设了革命的第一课。 他在报告中指出:“今天,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要办许多事,但一旦全国胜利实现,就要在十多年战火的余烬上进行建设,更有百端处理现在人民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必然还有许多人才要参加。” 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核心。 祝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中原解放区在实现全国解放的战术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强和扩大中原解放区支援解放战争是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需要大量的干部和人才。 一批河大教授和开封学生的到来,使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萌发了新的想法:创办中原局自己的大学,为快速发展的中原解放区培养革命干部。 中共中央批准中原局开办学校的要求,临时校址选定为宝丰县大白庄(即将迁往宝丰县文庙),定名中原大学,陈毅为校计委主任。 7月30日,《豫西日报》正式宣布中共中央批准设立中原大学。 8月2日,刘伯承在中原军区召开的八一纪念大会上,宣布中原大学正式成立。 古城开封的师生们成为中原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和证人。

同年10月,郑州解放,开封也迎来了它的第二次解放,许多各地的青年来到中原大学参加考试,中原大学决定返回开封。 今年12月,15个大队、2000多名学生全部返回开封,租用河南大学校舍继续上学。 次年8月,中原大学搬到武昌,至此结束了在河南的学业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原大学在院系调整中分散成立,成为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和华中师范大学的首要基础,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5月,中原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废除。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原大学成为我党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新的抗大革命大学。 对此,首任校长范文澜回忆说,中原大学是中国新型大学之一,是中南广大地区改造知识分子的着名熔炉。 中原局推广部部长熊复在晚年的《中原大学校史序言》中也表示,中原大学的历史虽然只有五年,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占有光辉的一页。

开封学子想起中原大学

中原大学从创办到结束,5年间培养了14000多名干部,弥补了前线干部的不足,同时为中南地区和新中国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人才。 中原大学的红色历史,在报考这所学校的学子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从他们晚年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中原大学是他们走向革命的起点,也是锻造他们的熔炉。

在河南大学工学院水利系学习的崔葆章晚年在福州回忆说:“1948年6月24日,是我一生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是我人生道路的转折点。 这一天,我摆脱混沌冷静下来,告别黑暗走向光明! 通过《物忆昔,思念万千》一文,想起了中原大学艰苦朴素、紧张活跃的学习生活、思想转变和革命友谊。 武昌纪念中原大学42周年毕业生欢聚一堂,他又用诗表达了心中长生不老的豪情:握手问康宁,促膝长庆。 无法用千言万语讲述,无法忘记开封的战火。 披星戴月行军,放弃黑暗投身中原。 大白庄、宝丰县革命的摇篮、中原的延安

河南大学医学院,当时14名三年级学生一起来到宝丰,被编入中原大学第二大队。 他们中的张北翔、鲁胁、张驰,在回忆晚年在北京来到中原大学参加革命的理由时这样说道:平时以读书会、学习小组等形式,除了紧张的医学工作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读进步书报,边疆地区和解放区的民主、平等、进步

1948年6月24日,是我们开封女教师的8名师生走上革命道路的日子,也是我们8人永远不会忘记、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开封女师出身的刘松慧晚年在武昌写的《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的回忆。 开封女老师有8名教师进入中原大学。 刘松慧在开封读书期间,受到参加革命的四哥的启发教育,渴望解放。

曾克,这位北仓女中出身的中原大学第二大队第一代辅导员,晚年回忆中原大学的成长时写道,为了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的总目标,很珍惜中原大学这个学习机会。 大家谈谈理想,谈谈志愿者,互相倾诉心声。 许多同学认真学习政治、军事,树立革命人生观、世界观北仓女佣出身的陈旺华晚年也在武汉回忆: 6月24日,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最难忘的日子,是对子孙后代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历史性日子!

解放区的学校联合征集广告,它像一块磁铁,吸引着许多进步青年。 招生的消息很快传到我校,掀起了报名的热潮。 去解放区上大学是我们长久以来向往的美好愿望。 1948年6月24日,对我来说真的不平凡! 这短短的一天,就像经过了半个世纪一样,我长大了许多,知道了许多这一天,是我生命的新起点。 走出校园,结束了我的中学时代,从柔弱的女学生,变成了革命行列中的士兵,迈出了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步。 我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是开封女子中学出身的林焔用“走向黎明”的文章在金台旅馆写下的日子。 在《中原大学生活漫忆》的文章中,她深刻地想起了刘伯承、陈毅、邓子恢等导师的报告,嵇文甫、王毅斋、罗绳武等教授的讲课,以及解放的捷克报纸上中原大学的成果迅速发展。

“开封学子与中原大学”

来自开封女子中学的关君蛸、关涛在《革命的第一步,姐妹俩一起迈进》的文章中,生动地描述了从开封进入中原大学的过程: 24日晚上,姐姐和班上的几个同学一起来到金台酒店,妹妹和班上的几个同学, 妹妹把名字改为关涛,她说:“一参加革命,就像波浪一样汹涌澎湃,勇往直前。” 我们的心兴奋,轻快的步伐,像长着翅膀的小鸟一样,走出开封,踏上新的人生旅程,这是一个很大的选择。 我们要从学生变成士兵,我们必须告别桌子和教科书。 我们还得和我们慈爱孤独的母亲道别。 这是盼望已久的选择,也是毫无疑义的正确选择! 我们没有犹太人,我们特别兴奋,有时高兴地小声笑,在这个学校,我们的学生娃娃接受了最初的革命教育,迈出了革命的第一步。

“开封学子与中原大学”

中原大学是一所历史较短但辉煌的特殊大学,载入了永远建立新中国的红色教育史册。 开封学子,一群追求光明与进步的热血青年,从中原大学走向所有职场,成为新中国诞生和建设而运动的生力军。

标题:“开封学子与中原大学”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