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81字,读完约9分钟

我国官箴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对执政者的告诫和警告,官箴文化阐述官道,解释执政者的道德行为和政治要求,支撑着自古流传下来的政治文明,在今天留下了许多资政启发。 北宋时期的官箴文化,同样是值得批判继承的遗产。

太宗御书《戒石铭》

北宋立国后,宋太祖吸取五代政权横征暴敛、腐败堕落的教训,崇尚节俭契约。 以身作则,严惩贪官,绳赃官员重法,遇塞浊乱之源(《宋史》),俱罪刑罚轻,治赃官员最严(赵翼《贰二史记》)。 由此,扭转了五代贪官专横、民众不说话的局面,宋初的政风焕然一新。

继承人唐太宗受太祖决定的严刑峻制,贪得无厌,各官员惩罚、赦免因赃物而犯罪的人,一方面永远定制(《宋史》),另一方面重视对官僚的勤勉教育。 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位后期思考国政、奢侈、政治腐败的教训,唐太宗亲笔御书尔禄、民膏。 授予民易虐、天难欺的16字官箴“戒石铭”。

如同历史的嘲弄一样,《戒石铭》的文案出自孟昶之手。 政4年( 941年),为了保国家长治久安,孟昶鉴于前蜀亡国之王滋生荒政,最终招致观国教训,亲自编撰了96字的《授令箴》,并颁布了敕令。 全文:朕念赤子,斩宵衣。 托付令长,养育安绥。 政治三异,道路七线。 把鸡赶出去,留下小牛成为规则。 幅员辽阔,风俗变动。 不侵,不创。 老百姓容易虐待,上天不易欺凌。 舆启是功,军国是资。 朕的爵士,坚决不逾期。 尔禄,民膏民脂。 我的父母不亲切。 无理取闹,令人深思。 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唐太宗删去此文就简单多了,从《授令箴》中抽出16个字,更加强调了官箴的主旨。 太平兴国8年( 983年),《戒石铭》在授予州县的同时,敕令刻石,站在政府堂前。 此后,北宋哲宗、南宋高宗年间,《戒石铭》被授予各州郡县。 两宋以后,《戒石铭》更是遍布全国,多家媒体转载,成为有名的官场箴规,影响深远。

梅愤作《五瘴说》

梅挚( 994年~1059年)、字公仪、成都新繁人、仁宗天圣5年( 1027年)进士,京师担任殿中侍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龙谏大夫、开封府判官及多位地方官。 他性淳静,不为矫正而严苛,业绩如其人(《宋史梅真功夫传》)。 作为官员30多年,他清廉清白、勤劳、热爱人民,敢于直言不讳,受到仁宗的赞扬。

景元元年( 1034年),梅真挚被任命为昭州(今广西平乐)知州。 与当地贪官污吏横行收敛的现状相比,写了一篇有名的《五瘴说》。 然后,把这篇文章刻在石勒碑上,向世人透露。 官宦有五瘴病,回避了那个还没做到。 若夫急忙收敛,为奉上而剥,这借的赋瘴也。 深文不亢,恶不白,这座监狱的瘴也。 早晨荒凉的宴会,缓和国王的事情,这顿饭的瘴也。 牟民利,以实私存,此货财瘴也。 盛姬妾,以娱乐的声色,这窗帘薄瘴也。 在这里,百姓可以怨恨此事,神可以得到愤怒世界的官吏,或者不知五瘴过,怪土瘴气,得了谬?

从梅诚挚的角度看,瘴气当然可怕,但政府在租赁、监狱、餐饮、货物财物、帷薄行业中的五瘴气更可怕。 一旦染上任何一种,都会引起民怨之神的愤怒,所以真正应该当官的人还无法避免这一点。 相反,如果侧征失控,贪污浪费,腐败堕落而不知五瘴过,那真是太荒谬了! 短短100多字,数得上税务、司法、经济、生活行业的腐败,可谓耳目一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会成为一个官箴言。

梅诚挚的主政昭州,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良好的声誉,子孙平乐建造了梅公亭,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在梅真挚的故乡新繁建有三贤堂(三贤指唐李德裕和北宋王益、梅真挚)。 郭沫若曾为《五瘴说》吟诵七律一首,从诗中说:榕树楼头四壁深,梅公瘴说警察人心。

陈襄《州县提纲》论廉公

北宋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州县理政专著诞生。 这就是陈襄的《州县提纲》。

陈襄( 1017年~1080年),字述古,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北宋理学家。 庆历2年( 1042年)进士、仁宗、神宗的名臣。 京师曾任秘书省作家、秘书丞、开封府推官、枢密院直学士等职,于元丰3年( 1080年)在开封去世。

陈襄为官公正廉明,知人常荐,着作《州县提纲》四卷,防止强奸嫡弊之道,最显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第一卷他开宗明义,把洁己、平心、专职、奉职遵理、节用养廉、虚誉、防吏权、同事贵知、防闲子弟、宴宜简、事无积滞等一系列事情作为官的要求。

陈襄提出不以廉为官者以廉为先的主张。 为廉,盖居官者分内事。 因此,他警告官员:明有三尺,贪得无厌,一辈子也洗不掉。 所以饥饿、寒冷、杀人、杀人,只是取之不尽。 他认为,事情公平能使人心神不宁。 他认为,为是非而论曲直,事物不会失偏,人心是平的。 应该为官员一心一意,朝夕思虑。 从邑之外,什么都不在乎,比如感官饮酒燕的紧急工作,都应该屏下。 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沉溺于声色燕饮,精力一定会减少,意志一定会昏厥,肢体疲惫,想为政治勤奋却力不从心,故事必须得到缓和。

陈襄认为,必须以养廉为官。 如果平时的使用度不紧绷的话,绝对受不了。 窥探贫穷的心理原因,狡猾的官员缝其意,喂食。 事情一曝光,就会失去地位羞辱自己,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与其想养廉,量其所入,不如省去其所用,粗衣粝食,节澹生活,依然沥青死耻,居而安之,应穿之。 关于名誉,他告诫说,如果有真相,一定会出名。 虚誉暴力集,毁了语言。 对于孩子,他提醒孩子们不要聪明,或者为官员们谋取小利益,直到终身。 面对宴会,他痛斥了陈:官员出来,全民膏脂,百姓膏脂,奉我笑声,无愧于心宁? 对于今天的廉政建设,《州县提纲》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很大。

李元弼《作邑自箴》说了一条规则

李元弼(生卒,籍贯不详)、字持国、神宗年任汝阳(今河南汝南)主簿、哲宗年任余杭(今浙江余杭)奉行,作为官吏业绩非凡。 着有《作邑自箴》10卷,写于徽宗政和7年( 1117年)。 根据该书序,作者记录了乡老先生论为政之制定规则,并引以为戒。 有上百个多余的,分十卷。 眼睛说“作邑自箴”。 放几个方案,就能矜式。 作者表现出了做官的认真、慎重,这本书也是一部消耗作者心思的作品。

《作邑自箴》详述了正己、治家、处事、各种县级政务处理的规则、公文解决、地方教化以及旅游中衣食住行的观察事项,涉及县政的狱、税、户口、土地等多方面的文案,也记载了当时县令的官箴思想,并记载了宋代县政的指导文件和

在本书的第一卷中,作者从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出发,想要治人,首先必须纠正自己的主张,无心为政治家而事。 因为无心是公的,心是偏的。 确实,这里的心真的是私心、私情、私欲。 为此,作者在书中一口气列举了12条为政之要:为政之要,远嫌,张设,广见,杜谥佗,审情,查弊病,示信令,省号召,追官 在正自我修身和解决公务的具体要求上,作者提出谦、和、廉、谨、勤五个字的要求,要把公事当家务事一样看待。 官物不应该像自己的东西一样乘酒方怒,都断书,并且样罪人的筵决定深夜戒新礼物,虽然说是厚道,但对公众人物有酒容是最不好的。 严格警戒什么的,不充分。

作者有来自地方的政治经验,所提官箴非常实用,是一本私着,是为了教育、指导县爷爷们经常活动的教科书。

吕本中《官箴》言三事

吕本中( 1084年~1145年),字居仁、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理学家。 徽宗年间经过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 1126年)移居方员外郎,南宋高宗年间担任中书舍人。 他不怕强权,敢于直言,晚年深入讲课,叫东莱先生。 制作其《官箴》,可以获得大量经验的词语,可以实际见到(《四库全书总目摘要》)。

在《官箴》的开头,成为官员的方法,只有三件事:说清,说慎,说勤。 要了解这三者,可以得到保禄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面的知乎,可以得到下面的帮助。 但是,为政治家发财的当事人不能自己克。 我总是觉得自己不会输。 如果没有必败之意,什么也不做。 结果,事情一定会失败,自己做不到。 所以,他提醒说:“为官员定心处理事情,引以为戒是第一次,不能不察言观色。” 本文还引用东汉末年司马微《坐忘论》中的一句话:与其偶然最后拥有,不如拙劣地早期警戒,并指出这个世界的重要字眼,官员处事的大法。 用力简单地看工作,没有这样的人。

其次,吕本详述官之道:官之法、直道先官必廉,小人难矣,众不同颜色之人不可接,巫祝尼媪等尤官尤人 政府的重要性,并不直接加害,也不妨害正义官员处理事情,但实际上不可以得罪公众,不可以得罪私人,这也是必须等待的。

清、慎、勤三字认为,为官之法,其言永远不容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康熙帝曾控制书中三个字,颁发各州县,刻在扁额、高悬大教堂上,为官员尽职。 赵翼在其《新于丛考》中,在各机关的诉讼堂中作为扁额记载了许多书清、慎、勤三个字。 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也是这样讲述近世官箴的,最脍炙人口的三个字,是清、慎、勤,显示出其影响之深远。

标题:“北宋官箴文化撷要”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