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3字,读完约3分钟

州桥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和自由路交叉口南侧,南距本报坊街东口53米,北距大纸坊街东口50米。 据明成化《河南总志》记载,州桥建于唐代建中年期间( 780年~783年),在唐代开封城被称为开封州,州桥被称为开封州桥。 这座桥横跨当时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济水道。

10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州桥遗址采访,开封市文物事业队领队王三营向记者介绍。 五代人之间,州桥改名为开封桥。 北宋时期,通济渠改称开封河,将开封河视为天河,因此开封桥又称天汉桥,又名御桥,老百姓仍称州桥。 宋神宗的时候,曾经进行过大修。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大内御街、其桥和相国寺桥均为低平,不通过舟船,唯西河平船可通过,其柱子均为青石,石梁、石笋、栏。 桥的两岸有石墙,雕刻着海马、水兽、飞云的形状。 在桥下密集排列石柱,建造汽车控制道路。 由此可知,州桥架设在皇城宣德门至外城南薰门的御街大道与开封河的交叉点上,是一座古朴、雕刻精美的石桥。

王三营说,金、元两代、州桥没有变动。 明代,开封作为朱元璋五男朱的封地,兴办土木,建设周王府,整修城门。 并根据漕运的需要将宋代州桥的棚梁式改造为拱形。 据明代开封百科全书《如梦录》记载,州桥下为开封河,其桥脚北过县角,南至小纸坊街口,又名天汉桥深水,舟不上桅。 明崇祯15年,明军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开封交战时,为了阻止义军的进攻,扒开黄河,发洪水开封,州桥也被淤泥掩埋,至今已有370多人。

1984年8月,开封市市政企业建设下水管道时,开封市宋城考古队勘探发现州桥遗址。 随后对遗址进行了初步考察,在下水管道工程范围内开辟南北20米、东西4米的勘探沟,清除桥面的一部分,使桥洞下的淤泥滑落。 经初步挖掘,州桥为南北砖砌拱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基本完整。 1988年,开封市人民政府文件开封政【1988】100号被批准为开封市第二届市级文物保护机构。

州桥作为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桥,其自身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王三营表示,州桥是开封河与古代开封城轴线交汇处规模大、结构严密的古桥梁,是大运河开封河段重要的古桥梁遗迹。 州桥保存了健全的建筑结构、形制的优势,特别是其保存的筏子基础,将我国桥梁开始使用筏子基础的历史提前到了北宋时期。 州桥是宋代桥基上建造明代砖拱桥的特殊现象,从一个剖面形象上展示开封城下町、城束城的奇观。 而且,州桥作为开封城市的中轴线和开封河的交叉点,成为了当时开封城市的商业中心。 因此,州桥遗址为我们研究大运河兴衰变迁、研究开封城市构造关系的快速发展演化提供了重要可靠的当地材料。

标题:“州桥遗址”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