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4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从父亲手里继承了遗物。 虽然没有黄金宝石那么珍贵,但值得一辈子珍惜。

这件遗物是父亲下雨天工作常用的蓑衣,它陪伴着父亲几十年,经过风雨沐浴,现在变得像古董一样古老了。 我把它挂在我家墙上,斑驳的棕榈树皮衬托出明亮的房间,看起来很古朴。 在我心中,它胜过别人家里保管的宋代青花瓷。

一生务农的父亲走在辽阔的田地里,在雨中走着,四季总有忙不完的农事。 在烟云中,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里工作的情景,多年后仍固定在我的心里,痛苦地爬上我的心墙。

蓑是父亲在田里工作一生的见证。 很多时候,我一回家看到它,心里就有点不耐烦。

英国探险家戴维斯在1884年徒步考察楚梅铁路后写的《云南:连接印度和扬子江的锁链》一书,当地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是奇怪的雨衣,这种雨衣在穷人中被广泛采用。 其实,蓑不仅在云南,而且在全国蔓延。

国人采用蓑的历史很长。 蓑是我们的祖先当场采访制作的。 各地制作蓑衣的材料不同,但用途相同,是为了保温和防止雨水。

作为农民的父亲,无论是下地种田还是放牧牲畜,一到下雨天,他都会穿着蓑衣出门以防下雨。 白天披上它,晚上披上它,有时能赶走雪雨天气的寒冷。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古代,蓑是一件侠士在江湖行走的帅气外套,甚至是一张接近自然的诗意名片。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的青箪笠、绿蓑、斜风小雨不用回去。 吕岩“牧童”回来,吃饱黄昏后,脱蓑不睡月明的苏东坡的“渔父”躲藏着身戴蓝箭,到处穿着绿蓑衣,但往往穿着蓑衣走路不方便,看起来有点土气。

随着时代的变迁,蓑被花与绿之间、风格各异的塑料雨衣所代替,至此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餐饮店把它放在店里,作为人们怀旧的装饰品,吸引着顾客怀旧的心,但真正喜欢的是顾客的钱包。

父亲留给我的这幅蓑,虽然缺乏古代诗人所画的诗情画的意义,但能给我慰藉。 作为农家子弟,认真面对蓑衣,是生命中流动的最真实的东西。

标题:“一件蓑衣”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