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3字,读完约8分钟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工具书,它通过采集群书、编辑记录汇总、分类编排等方式吸引网民检索、引用。 根据我国以前流传的图书分类法,它是非经非史、非子非集。 崇尚文治的大宋王朝在太宗、真宗年间,由皇帝颁布诏书,历时30多年完成的4部官修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共计3500卷。

《太平御览》:逸书百科

太平兴国2年( 977年),继任的宋太宗感慨万千,胸怀削平天下。 他一方面继续国家统一大业,另一方面继续向全国征集图书,收藏于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即三馆)。 而后,感受到前代类书门的庞杂,失去其伦次,召集名师于朝,获翰林学士(北宋名)

《太平御览》是一部具备天地万物之理、政教法度之原、乱废兴之由、道德生命深处的大型综合性类书(《太平御览》序)。 编纂者杂编经史传记小说,从天地事物济皇帝王霸分类编纂。 《周易》天地数量据五十有五,该书分为55部,含义包罗万象,其下分为5363种和63种附属类。 本书按部类和年代顺序,按天、地、人、事、物的顺序,以北齐《修文殿御览》和唐《艺文类集》《文思博要》等古籍为底本,列举书名,引用原文,广泛采集了古代、下至五代经史的各古籍资料。

《太平御览》起初被称为“太平总类”,在编纂中,性喜读书的唐太宗穷困潦倒,想每天读三卷一年读一次,但学者读万卷书却不是劳耳,因此被命名为“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广博见长,引用的文献范围广,资料多,而且首尾相接,来源确定,可谓前所未有。 因此,保留了现存古代类书中五代以前文献、古籍最多的一部分,被历代学者所重视,视为类书之冠。 但是,由于被引用的古书现在已经失去了很多,《太平御览》成为了逸书百科,学术价值极高,后人只能根据《太平御览》的记载从事古籍校勘和学术研究,可见这本书弥足珍贵。

《太平广记》:小说林薮

与《太平御览》齐名,奉诏编撰,最早被写成四大书的是《太平广记》。 与此相对,《宋会》在(太平)兴国二年三月,诏等人将野史小说收编为五百卷,于三年八月写成,号为《太平广记》。 该书的主编仍然是李,成员是《太平御览》的原班人马。

《太平广记》全书正文500卷,目录10卷,共92大类,150多个小类,引文470多册。 其文案除了释藏、道经外,还收录了汉代至宋初野史、传记、小说、杂着中的故事约7000件,包括历史、地理、宗教、民俗、典故、词章等,文案丰富,其中离奇故事所占比例最大,因此, 鲁迅曾经认为《太平广记》有两个好处。 一部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部收完。 粗略的研究的话,没有必要买多本书。 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分清楚,聚在一起多得让我们厌烦,对于现在讲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后代,不敢拜读。 所以上个世纪初,他在编纂《古小说钩沉》和《唐宋传奇集》两本书时,采访了《太平广记》。

唐代传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迅速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许多作品曲折,文章优美。 《太平广记》收录的小说大部分是唐代作品,其中《李娃传》、《东城老父传》、《柳氏传》、《长恨传》、《霍小玉传》、《莺传》等唐人传奇名篇是书中最早见到的。 这些作品为后世进行说书、杂剧、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北宋令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语、《莺莺传》说书、《莺六吗》杂剧、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的有名杂剧《西厢记》等都曾被采访过。

关于这本书的编纂标准和大致情况,主编李先生在《入太平广记》中向唐太宗表明了博宗群的话,所有人都录用了精英,成为分类案例。 所以到了清代,《四库全书》总编辑修纪昀这样说道。 《太平广记》讲得很奇怪,但是采集很丰富。 名物典故多错误,由词章家恒使用,考证家也筹集了大量资金。 另外,唐以前的书,世界未传者,斩断简单的残篇,还保存着其中之一,特别是足贵。

《文苑英华》:诗文总集

爱好诗赋的宋太宗觉得诸家文集数量众多,所以在各自的得意所长蒟芜相间,在《太平御览》的编纂事业接近完成时,太平兴国7年( 982年)再次颁布诏书,向李铉、宋白、杨徽之等20余人宣读上一代的文案。 这本书是雍熙三年( 986年)年底完成的。 这就是“文苑英华”。

《文苑英华》根据南朝鲜梁代萧统组织编纂的《文选》的具体例子编纂,全书按文体分为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策问等39种,各分几个子目,共1000卷。 其收录作品继《文选》之后,从上至南朝鲜梁代末年,从下至唐五代,共有作家近2200人,选了文案23000余篇,其中大部分为唐代作品。 因为这可以看作唐代诗文总集。 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报考唐文的人,全靠这本书的保存。”

《文苑英华》成书后,经过几次校订。 景德四年( 1007年),真宗令文臣选择古贤副本,重新添加目录,删除繁体字方便更换。 大中祥符2年( 1009年),真宗命太常博士石求校勘,命张秉、薛映、戚伦、陈彭年复校。 到了南宋孝宗那年,经过周必大、胡柯、彭叔夏重新校订后印刷。

《文苑英华》的价值首先在于大量保留了六朝和唐代的文集,这些文集后来失传了,所以明代冯惟讷《古诗记》、清代彭定康、沈三曾等认为《全唐诗》、董诰、阮元、许松等《全唐文》、严均 该书敕令、书判、表疏、碑文等类文案,能弥补史传的缺失,考史书得失,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文苑英华》完成时,编辑宋白等人上了表太宗,讲述了他们编纂这本书的艰辛和得意:席翻经史,堂列绞杀,咬英阴道,总览其类排,分布居,上溯 太宗览与善之。

对于这三本类书的价值,明代学者胡应麟评价如下:《御览》,西京至今历经六代诸史。 不是“英华”,典下午连三唐诸文都给了烟。 不是《广记》,汲冢到五朝诸小说都化为乌有。 记录下来的书现在19没有保存下来,间的保存者往往依赖于此,只完成一半,就可以雄辩地看到它的名字。 宋人的杂言单行,本朝垂下一百多种,扔了这个也没别的智慧。 所以,虽然编辑芜菁冗长,但世界不能浪费。

《册府元龟》:君臣史录

四部类书中最后规模最大的是“册府元龟”,同样是爱读书、崇尚文治的真宗在位年间完成。 其编纂目的,正如真宗所说,着有历代的事实,为了将来的经典法,也有益于推动开卷者。

《册府元龟》是收录了历代君臣事迹的史学类书。 景德二年( 1005年)九月,真宗敕令王钦若、杨亿、孙子等20人编修,大中祥符6年( 1013年)八月完成,历经8年。 全书分为31部、1100多个门类、正文1000卷、目录10卷。 各部门前面有总序,各部门前面有小序。 全书体裁一致,各门类文案均按年代年号顺序编排。

真宗亲为这本书编序,序中要求:君臣善迹、邦家美政、礼乐沿革、法令跨度大猛、官师商榷,多士名行、不名,使用存典刑。 刑者,型也。 真宗之序实际上展示了编纂这本书的指导思想。 因此,《册府元龟》在取舍上非常严格,其文案来自正史和少量子、集,编辑君臣的事迹、盖欲垂于典法,异端小说的咸不为叛逆非礼,许多刊物被删除。

为了保证质量,在编纂过程中,真宗每逢闲暇之日,都会读《君臣事迹》草本,案件简单省察,事多或漏夜二鼓到终卷摘其舛错,多手写诘问或请示商略。

该书编纂的最初书名为《历代君臣事迹》,成书后真宗钦定的书名为《册府元龟》。 说书多收藏书,到元龟,《周书》云:邪僻已进,法度莫修,冶金容迷其主心,我谒见蟹朝政,风化凌代,宗社不守。 但是,为什么不是国王的龟鉴呢? 可见原龟实所指的是重要的参考。 真宗改名了这本书,意在作为龟喻书,以此作为治国理政的教训。 正如他在杨亿的信中所说,我聆听了这本书,有时间阅读政治,区分善恶,后世,给君臣父子上了一课。

《册府元龟》概述北宋以前的历史,史料丰富,唐五代部分特别详细,据史书记载为北宋以前的旧书,编辑资料总体未变,其中唐、五代时期敕令、奏议流传甚少,因此历史学价值较高。

标题:“北宋四部类书”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