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9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时报旧址刘海永摄

时间:年2月10日

地点:北书店街

参加者:刘海永(《开封日报》、《开封梁晚报》特约投稿人,近年来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和文化发掘)。

2月10日中午,记者跟随刘海永来到北书店街寻找中国时报的旧地址。 我们沿着北书店街往返了好几次。 经过询问,找到了北书店街的79号院。 民国时期的旧址是6号,是当时中国时报的旧址。 院子曾经是报纸的印刷厂,院内的居民告诉记者院内的房子重建了两次,以前的房子消失了。

刘海永告诉记者,1945年9月,郭海长从重庆经西安回到开封。 决心开封为民谋命的报纸,策划报纸以揭露黑暗、推广革命。 本想利用日伪开封的报纸出版设备,但发现被国民党高级官员接受,郭海长有点失望。 当时梁建堂正在开封做宝鸡《通俗日报》的特派记者,他和郭海长是同学,他说:“创办报纸,有钱的话,有人就行了。 关于器材等,创刊后可以陆续购买。” 于是,他们开始准备。 郭海长把做报纸的计划告诉了父亲郭仲隽,很快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郭仲隽当时是国民政府监察院豫鲁监察使,在社会上非常有名。 郭海长利用父亲的关系,在北书店街6号找到了理想的房子。 报纸的申请登记工作短期难以办理,经过活动,获准先行发行。

1945年12月1日《中国时报》为开封创刊,郭海长担任发行人兼总经理,梁建堂担任总经理。 刘海永说,页眉由河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刘积学撰写,《发文》由河南大学知名教授嵇文甫撰写,明确了报纸的宗旨:一是支撑正义,二是倡导学风。 设计新颖,风靡一时的中州大地,发行量迅速超过5000部,成为抗战胜利后河南的进步舆论阵地。 创刊第四天,《中国时报》发表了支持昆明学生运动的“反对内战盲动”社论。 发表了反对征兵征收粮食、“为河南人民谋生命”的社论。

刘海永说,1946年4月,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城工部考察了郭海长的历史和中国时报的情况,认为中国时报是在开封这样重要的城市开展地下事业的理想阵地,并派遣李铁林与郭海长取得了联系。 1946年6月,李铁林伪装成商人从糕点店返回开封,向郭海长传达党组织的指示精神,经中共晋冀鲁豫中局领导人批准,资助《中国时报》经费。 从此,报社通过郭海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报社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封的地下联络人,以共产党员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

1946年春,《中国时报》、《前锋报》开始计划出版联合版,1947年元旦,《前锋报中国时报联合版》正式创刊。 《前锋报中国时报联合版》于1948年6月19日开封第一次解放时停刊。 6月23日,郭海长和总刘国明与开封文教界名人前往解放区。

标题:“中国时报旧址”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