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34字,读完约6分钟

开封中国书法名城,一提到许钧,知道的人就很多。 很多人知道他精通书法。 民国时期开封的多家店铺有他写的牌匾,禹王台公园有几块他写的石碑。 其实,许钧不仅书法一流,而且文案功底非常好,所以我在河南大学民国期刊的读书室看过。 《河南博物馆刊》有很多徐钧写的学术文案。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许钧享有河南钢笔的声誉。

勤奋好学,出众

《开封文艺家辞典》载:许钧( 1878-1959 ),字平石、号子猷。 祖籍开封县杏花营乡邢村。 由于道光年间黄河在张湾决口,他的家乡遭受水灾,他的父亲带着家人去开封城谋生。 一开始很辛苦,后来借钱做小生意,为了糊口而说话。 1878年12月19日,许钧出生于开封城内塘坊口街,家庭贫困,但不忘读书,帮助家人工作,并怀着鸿鹄之志。 从小就聪明好学,被书画所吸引,从7岁开始上补习班,接受从以前就开始流传的文化教育。 16岁拜河南延津李星若为师,如果李星是近代知名学者,李星若警告许钧非圣贤的书不能读,不要误入歧途,他仔细看许钧,对他寄予厚望,他许钧天资甚高,熟读 许钧也总是用悬梁刺股的精神鼓励自己,学习进步很大,很快就掌握了很多知识。 他19岁的时候,许家的生活非常艰苦,许钧再也不能上学了,不得不辍学。 为了在开封谋生,许钧开了蒙学班,指导学生,挣了捆修几条养活了父母。 且益坚不落青云之志。 之后,他在23岁那年参加了最后的科举考试,以开封府第一名的成绩接受了优贡生。 26岁的时候,候补生。 27岁时,邹申甫推荐许钧在陈州府中学堂教国文。 随着许钧的名声越来越大,从1906年到1907年,河南地方人民推举他为祥符县的同学担任二等小学的堂堂长兼教师。 学校是理事厅街栗大王庙,1912年改为开封县立一小。 从1907年冬开始,许钧担任河南优级师范学堂学监兼文字委员,至1909年10月14日,河南协商会议局成立,应河南协商会议局主席杜友梅的邀请,许钧担任河南协商会议局书记,首先处理文牍事宜。 1912年,河南协商会议结束,河南省临时省议会成立。 当时的主席是杨勉斋,他雇佣许钧当秘书。 后来许钧的名声越来越大,社会地位越来越高,1914年,他就任河南省教育厅第一科书记。

““河南一支笔”许钧”

编者杂志留下美名

许钧曾担任河南省议会第二届、第三届议会议员。 1921年12月19日,经河南省议会审议通过,在开封设立河南通志馆,设立河南金石修改所。 许钧兼任河南金石修改处主任,专修《河南金石志》。 之后,河南省政府合并了河南通志馆和河南金石修改处,改组为教育厅直辖,改名为河南省政府教育厅,改建河南通志处,作为许钧任协修。 主编《河南金石志》的石志部分。 1932年,中州国学专科学校在刷毛街省图书馆创立,许钧被专科学校和河南私立北仓女子中学聘为书法教师。

1936年6月1日,开封县修志馆正式成立,县长李雅仙专门到许钧家聘请开封县修志馆馆长兼编纂者。 于是许钧投身于《开封县志稿》的编纂事业。 1938年6月前开封沦陷,许钧未完成《开封县志稿》就逃离开封。 被许钧主编的志愿书包括采访资料、手稿制作、誊写、两三次稿酬共几包,辗转反复,之后公安部门移交河南省文史馆。 许钧撰写编辑草稿,将全志分为6类,目录为:前篇1、图经2 (疆域图、形式概要、城厢沿革、街道、古迹附、邮电、道路、河渠、堤工)。 官礼三(国政、吏治、赋役、兵防、战绩附、法规、学校、选举、祠墓、宗教寺观与耶教、建筑附)征四(士族、先达、纯孝、朴忠、友爱、贤豪、隐逸、列女、畸人、古今艺术家)文五 后编六、有各卷回归的稿件,有修志章则、书信和编纂过程。

““河南一支笔”许钧”

许钧成稿虽然极其简陋,但留下了大量的资料,其中许多是第一手资料,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为研究开封近代史做准备,也可以编辑和选择新的开封地方志。

精雕细琢书画名冠的中原

博物馆里收藏着很多徐钧书法精品。 据《梁园书坛》介绍,许先生晚年受王觉斯影响,许钧书法受颜真卿、苏东坡、王铎等历代书法家的影响,许钧与康有为、李瑞清多交往,在书学思想上受到两人的影响。

据说在蒋藩写的《徐平石画润小启》中,得到了钟、鼎、篆书、隶、三代秦汉的遗物。 探索正、楷、草、行、六朝唐宋深处。 画为草虫花鸟,饰于妍,竹菊梅兰疏落古来,山水直追石谷,人物酷似老莲固宜名的高京国,名声满山嵩河。 蒋藩、字恢吾、祖籍河南睢县、后迁杞县。 光绪二十八年举人。 积学好古,爱藏书,博极典籍,在诗词上有造诣,对金石有研究,但尤长于修志。 豫省着名学者,南有张嘉谋,北有李时灿,中有蒋恢吾的荣誉。 曾任杞县志总编纂、河南通志编纂。 他和许钧是同时代的人,其评价非常可靠。 许钧的书法其实在诗外,他的艺术成果得益于他的学问和修养,他一生博学,善于考证,古董鉴赏、雕刻等行业十分精通。 他总结了碑上的四首曲子:一是先学方笔造像求骨力,二是学与周围合用的碑求变化,三是学圆珠笔求内涵丰富,四是学稚嫩变化,求自然天成。 许钧认为师古不泥古,碑文必须兼融,所以他的书法更丰富多彩,限制他来求字者家穿。

““河南一支笔”许钧”

现在禹王台公园内有三块许钧书丹石碑。 1917年5月本《登繁台歌秩序》,1929年7月29日《河南农林总场纪念碑》,1932年12月本《徐烈士振全传略》。

许钧一生着作丰富,除《河南金石志》、《开封县志稿》外,还着有《伊阙考》、《祥符县金石记》、《洛阳金石记》、《凝一斋稿》、《凝一斋随笔》、《醉竹堂自怡诗抄》等。 民国时期,在《河南博物馆刊》上发表了许多复印件。 考证,题跋,诗文,教育部曾经评定他为教授。 他被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聘为文学院教授,开设了考古学、近体诗、书法三门课程。

1948年10月,许钧搬到北平史家胡同的六个孩子的住处,1959年2月10日在北京去世。

标题:““河南一支笔”许钧”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