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4字,读完约2分钟

孔子庙古柏

孔子庙

杞文庙、俗名孔子庙、学宫,位于杞县郡内金城街道中段,北和南。 明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成县丞姚敏所,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翻新,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左字门一楹、棃星门、戟门各三楹、大成殿五楹、东西庹各七楹、文昌祠为戟门右。 另外还有神厨、正气坊、尊经阁、志道等,经过23次修理,其建筑物有所增加和减少,现已有大成殿五楹、东西厢房各十楹。 古柏、古槐各一棵。 清隆四年(公元1739年)建造了三孔桥一座和面包池二基。

9月14日,记者来到文庙采访。 文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 大殿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东西23.6米,南北18.5米,高15米,属于木结构休山式建筑。 杞文广新局局长王宏博向记者介绍。 从远处看,大成殿彩色琉璃瓦盖顶宽、殿顶宽、坡度平坦,四角房檐高飞,琉璃神兽雕像稳居房檐脊,神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大殿的屋顶上支撑着26根粗圆木柱子,圆柱的基础是束鼓形腰的石墩,这木质重叠架的建筑厚重坚固,大殿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依然牢固。 站在文庙前,听着讲解,翻开了这厚重的700年历史,记者仿佛穿越时空,听到了那不断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了古代高材生们游过池塘,祭奠孔子的盛大场面。

王宏博说,文庙俗称黉学院,是古代讲学的地方。 传说每年农历2、8月的上丁日,这里都会举行祭祀孔子的大典。 每年乡赛结束后,合格的才子们都会在这里祭祀孔子。 数百年来,这里成为杞县人民尊师重教的场所。 1932年秋,杞县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留德博士王毅斋在中共杞县地下党组织支持下建立大同小学(后增设中学部),成为中共河南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保护革命干部、培养革命青年的重要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物的保护,相继制定法规、文件等,对阻止人为破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王宏博说,1986年,根据文庙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省政府命名为省级要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杞县文化局建立科学记录档案,从此文庙保护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

目前,杞县政府计划投资1亿多元,面积4.9公顷,分三期开发利用文庙。 王宏博说,第一期规划建设文案是拆除和改造文庙现有庭院东侧、南侧的非文物建筑,从南到北依次重建棂星门、滇池、雷门(大成门)等,维护和维修大成殿。 重建的文庙再现了当时的建筑布局、风格,展示杞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提升杞县县城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标题:“杞县文庙”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