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5字,读完约7分钟

红洋楼位于陇海铁路南侧禹王台区民生街,年5月作为国共黄河归故交旧址,列入第七批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红洋楼经过变迁,从个人公寓到办公用房,都被风沙吹着。 洋楼在国共黄河归故谈判中,目睹了没有硝烟的战争

国共故交的背景

1946年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打着黄河回归故里(简称黄河故里)的幌子,策划了用水代兵淹没解放区的阴谋,企图制造第二个黄泛区。 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边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一边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展治理黄河的运动。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为了掩护其军队撤退,为了阻止日军西犯,炸毁郑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企图利用黄河水阻止日军。 这曾一度阻止了日军西进,但也给广大民众带来了灾难。 河南、安徽、江苏3省44个县市各地发生洪水,1250万人受灾,89万人非业死亡。 ,河南省受灾最严重,21个县市900多万亩耕地被淹,47万人死亡。

从1938年到1946年,黄河改道8年。 这8年间,黄河旧路堤坝受到战争和自然的破坏,危工遭到破坏。 而且黄河下游沿岸的广大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迅速发展的冀鲁豫解放区。 黄河沿岸军民在黄河沙滩上开拓农田、建设家园,黄河故道已成为美丽的田园,人力、物力丰富,战术地位重要。 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农舍搬迁、耕地保护、黄河大堤建设等各项事业,任务相当艰巨。 如果堤坝没有修复,黄河一定会决堤泛滥,解放区的军民必须灭绝。

国民党政府黄河故里的本质是将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冀鲁豫解放区一分为二,分割山东、豫东、苏中、苏北等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实现解放区各项消亡的目的,实现蒋介石宣布的可与40万大军接轨的黄河战术。

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同意黄河故归,但决不同意国民党政府在下游不翻堤,即堵嘴放水的行动,先翻堤,疏浚河流,移动河床居民,然后堵嘴,防止下游发生水灾,密谋蒋介石水淹解放区

1946年1月中旬,国民党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派人和美国人顾问塔德勘察黄河旧路。 2月,国民党政府设立黄河截流口复堤工程局,全力规划和推进截流工程,主张汛前合龙伤黄河。 国民党政府未经协商,于3月1日在花园口开始打桩,准备堵嘴。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3月3日,国民党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赵守钰前往新乡,与进行军事操作的周恩来、马歇尔、张治中举行会谈,就黄河堵塞问题进行协商,各方派代表谈判寻求合理处理。 区政府派代表到达开封。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为一方,以国民党政府所属水利部门及行政院救济局(以下简称行总)为另一方,联合国善后救济局中国分署(以下简称联总)参加,进行了多次谈判。

谈判过程一波三折

1946年3月23日,边区政府代表晁哲甫、贾心斋、赵明甫等在开封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协商闭塞问题,4月7日达成《开封协议》。 商定堵嘴修复堤坝进行,花园口合龙日期应由双方共同调查下游河道、堤坝情况后作出决定,协商达成“菏泽协议”。

4月17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宣布黄河关口复堤决定2月内完成。 4月20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声明称,如果黄河汛前不全部完成截流工程,政府方面实在无法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国民党政府违反《菏泽协议》堵嘴行为,5月5日,边区政府负责人决定国民党政府在两个月内堵嘴,明显包括军事行为,指挥黄委放水,淹没冀鲁两省沿河人民,迫使国民党政府立即停止堵花园口的工程。 5月10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这种故意淹没私人解放区的恶意计划,要求国内外人士主持正义,制止花园口堵塞工程,贯彻执行《菏泽协议》。

封口谈判在开封没有处理的可能性,和赵明甫、王笑一起总河南区主任范海宁到南京和周恩来一起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谈判,达成了对《南京协议》、《六点口头协议》以及协议执行的保证。

6月下旬,内战全面爆发。 国民党更等不及堵住花园口了。 在对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的三天前,他们撕毁了《南京协定》,单方面决定于6月23日在花园口堵塞工程中投掷石合龙。 由于解放区人民的强烈反对,石材短缺,黄河涨水,技术原因,这次堵塞以失败告终。

洋楼的历史

红洋楼是当时由北京邮政总局提供资金,1917年为河南邮局邮政事务长和会计长居住、办公而建的两座小楼。 的红洋楼是当时的邮政长阿良西(英国人)公寓,规格比西边的红洋楼要高。 的红洋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楼后有6间附属房间和小院,其建筑为18世纪巴洛克式建筑,集红机瓦、坡屋顶、红砖清水壁、白灰缝合和部分水泥拉毛外包装、木地板、木楼梯、水卫旋塞卫生间于一身。 外包装以红色为主调,装饰细腻,做工精致,造型随平面功能而变化。 廊边和阳台栏杆毗邻西方花瓶式立柱,是典型的西方公寓。 东方的红洋楼在抗战胜利后,成为联合国救济局的所在地。

1946年7月18日至22日,周恩来在上海分别与国民党政府和联总的代表进行了谈判。 在谈判黄河下游解放区粮食分配和救济问题时,周恩来提出,关于具体数字的分配,他必须亲自到开封听取冀鲁豫解放区政府的意见后再进行协商。

周恩来在上海出席黄河关口工程联席会议谈判间隙,为深入了解现实情况,于7月19日从上海抵达开封,讨论对策。 没来得及休息一会儿,他就决定开车去郑州花园口。

傍晚回到开封后,周恩来派出方向盘冀鲁豫行署指导张玺和段君毅,点心店开封研究黄河堵塞问题。 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段君毅和区黄委主任王化云等同志听到周恩来要见他们的消息,非常兴奋。 大家赶紧换好行李,连夜乘车,于7月20日凌晨赶到开封红洋楼,恢复黄河堤坝,领工资,就粮食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情况向周恩来进行了报告。 周恩来与国民党开封谈判黄河改道时,一直住宿在东边的红洋楼。

7月20日,周恩来出席在开封城隍庙街国民党黄委举行的黄河返乡问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解放区代表、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及水利部门代表,以及联总、行总代表。 赵守钰和塔德发言后,周恩来发表了演说。 他以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把黄河作为战争工具的阴谋,重申了先推翻堤坝,后堵嘴的大致角度。 在场的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不得不承认,在发出的特辑中,周恩来也是一位气度很高的人物,回答问题很深刻。

7月21日,周恩来飞回上海。 7月22日,周恩来在上海签署了联总、行总和黄河问题《协定备忘录》(又称《上海协定》),国民党当局为解放区黄河复堤工程支付60亿元工程款,提供复堤器材和8600吨面粉,为黄河两岸受灾人民安排228亿元救济费。

红楼见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标题:“红洋楼: 见证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