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13字,读完约9分钟

扎根中原的百年学府河南大学,名师名家璀璨如群星。 我国着名的语言文案学者、美术史论家、书画篆刻家、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安澜先生,虽然不是最耀眼的,但他明亮的清辉是一片光学林,至今仍养活着千学子和书坛画界。

学养成果惠及华夏

安澜先生( 1902年~1999年)是历经百年沧桑的国学集大成者,在音韵学、文案学、训诂学、美术史论等多个行业有重要建树,取得的学术、艺术成果在学术界被誉为惠及华夏。

安澜先生1902年出生于河南省滑县的绅士之家,1920年进入省立卫辉中学,期间曾受著名学者范文澜先生之命。 范在解释岚的暴字时形象地解释为日出共米(干米的意思),从此在他的心中播下了研究和探索语言拷贝的种子。 1924年他以优异成绩被送往河南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前身)文史系学习。 在董作宾、冯友兰、郭绍虞、嵇文甫等名师的指导下,于氏不懈追求,朗诵和掌握了大量文史典籍的精要,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老师大学毕业两年后,进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修国学研究生。 清代以来,国内学者已开始对中国古代音韵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汉魏六朝时期世代更替频繁,时间跨度长,数百年来,许多学者不敢问津。 立之年于安澜先生迎难而上,博览群书、精深研究,一人历经三年,完成了汉魏六朝古音韵体系研究的专著《汉魏六朝韵谱》,填补了中国汉魏六朝音韵学研究的空白,这也是老师一生的重要代表作。 这本专着于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由国学大师钱玄同、刘望遂老师排序。 王力先生为此写了书评,说这本书的出现非常感人。 1970年,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发行了这本书,在海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再版,至今仍是音韵研究者必读物和校对的基准线。

“世纪学人于安澜”

北京期间,于先生出于对绘画艺术的喜爱,通过其深厚的古文基础,对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和技法的优越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和隐喻了中国历代优秀画论的精要,还写了《画论丛刊》(一函五册),1937年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多次再版了这本书。 这本书至今仍是美术院系研究生和美术理论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 正如广州美术学院前院长郭绍纲所说,40多年来,没有一本书像《画论丛刊》那样不爱我。

老师于1946年回到母校河南大学执教。 1957年以后,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安排与任访秋教授一起在中国文科资料室工作。 他历时7年收集了南北朝至近代著名画家的22种画史专著,是经过详细校勘编撰的《画史丛书》(两函十册),1963年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灾祸和于氏都难逃。 他没有在意自己的屈辱,而是痛苦了十年的时间,并因此犹豫了! 老师文革后期冒着政治风险开始写的《艺术品丛书》,1982年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代画坛宗师刘海粟为自己写了一张题签。

因此,安澜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了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之后的《画史丛书》、《画品丛书》展示了那一代人的造诣和风格。

诗和书画的印记是互利的

作为国内有名的书画和篆刻家,于安澜先生并不以大家自居。 诗的书画印记都是他求学之余的爱好和情趣。 老师从小就很有趣,多才多艺。 小时候,他喜欢画画,总是很享受表哥的刺绣,经常跟在画家表哥后面想画和颜色的组合。 大学期间,他成立了美术研究会,课余沉浸在绘画、治印的乐趣中。 上海暨南大学美术系主任陶冷月来河南大学访问讲学时,他多次来家求教,与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于先生沉迷京剧,创立剧社,在中州大学和之后的燕京大学学习期间,也有粉墨登场的好故事。

老师早年临摹了许多前贤名家的绘画大作,包括其岳父赠送的徽派山水大家姜颖生的山水四条银幕。 20世纪60年代家里经济困难的时候,他带着孙子们远足,观赏四季,装订秘藏的名胜风景画,畅游五岳,说拥有百城。 之后多次自费游历国内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写生作画。 他主张绘画是师法自然,从自然造化中领悟到了绘画的真正意义。 老师的花鸟画方法细腻、格调高、色彩明亮,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老师擅长山水画,其绘画布局严谨、意境深远、气韵生动,花甲之年从黄山写生回来的“黄山人字瀑”,苍松秀岩、飞流直下,令人叹为观止。

安澜先生晚年以篆书闻名,1980年以书法作品《庆祝建国30周年写杜工部戏为六绝》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 的篆书师法二李(即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兼具明清文征明、董其昌、吴昌硕诸家的风格。 其小篆书溯周秦诸体,下及明清各派,笔墨刚柔经济,结构严密,布白疏密,气韵典雅。 老师在晚年开辟了自己的道路,崇尚篆书圆润舒展,作品多以古诗词汇结合,艰苦战斗,诗书茂盛,观后传来金石之声,仿佛身临大雅之境。 老师还擅长许多字体,一生要博览历代真迹,择善之后,寻找其源头,取其精。 多年来,老师的作文稿、诗词草案、尺牍书信札幌都是用小楷或行书写的,字里行间流着书法的节奏,是学问与书法的完美结合,极具教养和美感。

“世纪学人于安澜”

于先生说,治印首先需要学习篆书,篆书学得不好,印的品位必然不高。 老师来自齐白石、萧谦中等一代书画篆刻宗师,凭借其深厚的小篆刻功底,取法钟鼎文案,仿汉白文印,对照三晋朱文和皖派印风,布局恬静、刀法精湛、丰润、古朴典雅的治印风格 他家至今还保留着他所刻的百家印谱,其中有许多书画名家、学者、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印,印谱方法大不相同,很美。

于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还是一个有着幼稚之心的性格中的人,所以经常用诗词来表达内心。 老师报考燕京大学,刊登了30首含义优美的“燕京竹枝语”。 他一生写了数百首诗词,其格调高、修、节奏和谐、寓意深刻。 改革开放后,他与河南大学和开封市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创立了开封梁诗社,至今仍是古城文化的一大亮点。

传承,光大书艺文化

为了开封国内外闻名的书法名城,既有一千多年的书法艺术文化积淀,也流传着历代文人雅士的工资火。 20世纪70年代,一位勇敢而有远见的书法界前辈在大相国寺内文化馆举办了第一届书法教室,泼了久旱甘霖、筑书城的坚基,为开封市书法艺术的快速发展首次拉开帷幕。 在其聘请的书法名师中,安澜就是其中之一。

1973年,在著名书法家庞白虹、牛光甫举办的书法学习班上,安澜和多位名师一起,应邀为许多学生授课。 过了七旬的于先生在孙子的陪伴下,夜晚沿着昏暗的小巷,从花井町的家走到文化馆。 看到学员们对书法的理论、演变、流派知之甚少,严谨钻研学问的他编写了《本学名着选》、《书法源流表》等教材,积极参与开封市的各种书法展览和交流活动,书法界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市政协前副主席、书法家薛语法深深回忆道,教授上课时用缓慢的声音低声细语,旁征博引,让人感到中毒。 他有幸随老师等老师南下进入西泷印社,参加开封和杭州书法联展,途中拜访了苏州、上海两地书法界的前辈。 于先生都是,还背着画板写生。 一路上,和年轻人过日常生活,谈治学,循善诱惑,非常谦虚真诚。 老师编辑的教材和亲切乐观的人生态度让薛老师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世纪学人于安澜”

我在想乘着夕阳的残照,弥补时间的流逝。 上了年纪的于先生还四处奔走,组织了文案学宗师许慎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推动了许慎纪念馆的建设,并亲自撰写了碑文。 计划建设圣吴道子纪念馆,他陪同家人,沿途颠簸,多次到禹州吴道子家乡考察,亲自带头动员书画界朋友为吴道子纪念馆捐款、捐画。 他的号召和倡导,花木兰纪念馆、张仲景纪念馆、张衡纪念馆也相继建成。 为了传承和发展伟大的中原历史文化,于氏倾注心血,拼命思考。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于氏对来求书的人,不论尊卑,一律认真赠与,从来不收润笔费。 一位南方青年书法爱好者写信乞求墨宝,送来苏绣枕套,老先生马上回礼,把精心绘制的横幅送给求字者。 一位身份特殊的同事来索取他的书法作品,他高兴地动笔。 别人困惑地说:“文革中他整了你,你却写给他了?” 于老笑容:他也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 直到去世前一年的春节,97岁的于老让家人把手写的春联送给附近的人们。 那个火红的春联和老师赤子的心一起,永远留在古城开封的记忆中。

晚年的于先生很幸福,人们常常看到消瘦的老人,牵着孙子的小手,走在河南大学的校园、铁塔湖畔,在夕阳下微笑着思考,吟诵着自己的声音。

人生有限,有空就浇灌小花园里的花。

即使对自己没有恩怨也很开心,教室少的朋友戴着也可以睡觉。

带着露春蔬菜变得美味,经过霜冻的桑叶变成新茶。

为什么住在百尺楼头,沙发容积是房子。

于名海晏,字安澜,他的名字和水有着莫名的缘分。 那个人也纯真如水,海阔天空很漂亮。 他的心也很平静,波澜并不惊讶。 他本身就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百年风雨历史的缩影。 他本着水滴石穿的精神,凿井开泉,不断滋润国学文化的活水,让古城后辈也在传承创新中奋勇前进!

标题:“世纪学人于安澜”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