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5字,读完约3分钟

一写这个题目就想起了《西游记》,孙悟空去东海龙王龙宫借镇海之宝定海神针当武器。 龙亭大殿东侧有一个叫铁泉海眼的景点,展馆中间有个所谓的遗迹,旁边立着赵匡胤滴血铁水铸造千斤铁柱塞建成水灾泉眼的碑。 这就是铁泉海眼的由来。 那千斤铁柱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想说的定海神针。

历史不是这样,这根铁柱不在现在的靶子位置。 清人常茂徕说:“地上三尺许,四周约五尺,如水莲蓬、齐头纵横十字坎,四面如凹字,四角各陷锻铁一方,石击各一声,风雨无阻。” 龙亭那边有东西,外面出现了三尺,当时的官员命令人挖,深不见底,把树盖上用绳子吊起来,拼命挖就会冒出黑水,不知道全貌是什么。 根据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开封名胜古迹散记》和《开封市胜迹志》,这根千斤铁柱位于龙亭围墙东侧的路边。 熊伯履、井鸿钧推测这可能是周王府的建筑结构,李村人认为这是连接大象的铁柱。 1928年,冯玉祥发掘了一丈多深,地下水不断涌出,人们联名请愿,至此停止发掘。 1942年,驻扎在河南大学的多田部队用吸水机吸水,用机器拉,用炸药炸毁上面的一部分,带到了日本。 不知道剩下的铁柱有多长,深埋在地下。 柱子周围全是青石,是石灰灌木,非常坚固。

“定海神针”

1994年,修龙亭大殿时,张玉发考察煤山位置,山脉东西走向,山高五丈左右,峰位在龙亭大殿第二排柱子第一线。 根据山峰记载,铁泉的海眼位置应该在煤山东南隅山下洼地的东侧,就是现在龙亭公园东大门外的龙亭东路的南头。 另外,还看到了侵华日军后来通过大使馆发送的原始照片。 铁柱分为三部分,上部为柱顶,中部为柱身,下部为柱基,总高度为3米左右,直径为60厘米左右。 这是日伪时期铁柱的原始样子。

那么,这根铁柱有什么用呢? 笔者读过《如梦录》周藩纪第三部史料:礼仁门(周王府东门)东北,东洼有高台,上有亭,高二丈。 丈夫可以窥视宫殿的房屋。 这座宫殿的景色,可以看到。 联系明初的铁锹王气,可以推测,在常茂徂徕记载的这根铁柱风雨未锈腐蚀的情况下,这个所谓的二丈高的亭子只是遮住了人的眼睛。 这根铁柱由特殊材料制成,或者陨石熔化制成精致的稀有金属,矗立在周王府宫殿的艮位,一定和风水有关。 为了集中王气,不仅可以看到上亭,还可以看到各宫殿的居住地。 现在谁家也竖不了高高的铁柱。 即使是旗杆也不需要那么威武。 赵国栋在2006年本报刊发的文章《《西游记》的作者应该是开封人》中,论述了《西游记》的第一个版本是从周王府传下来的,周王府的许多史实和《西游记》的情节暗合,这是 这根铁柱其实是定海神针的原型。

“定海神针”

明代煤山高5丈,明清时期建造的尺1尺现约0.32米,5丈50尺,现约16米,龙亭位于煤山之上,现基座高13米,被黄河水沙埋下,推测下降3米。 《如梦录》中记载的高两丈的亭子在日伪时期被埋在地下3米左右,与此相对,日本人当年发掘铁柱时记载的露出地面的高度约为3米,相互印证。 从清朝到民国,龙亭东湖水域的面积不断缩小,原来在水域的定海神针地点后来成为湖岸,隐藏在土下,现在看不见了。

标题:“定海神针”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