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5字,读完约2分钟

20世纪60年代,开封因维修人防工程,挖出了一个残碑,扔在原开封县街小学对面的路边,由开封博物馆的文物业者将它运出来留下。 这座残碑是着名的《开封府题名记》碑。 北宋时期,政府机关开始盛行长官的题名制度,最初写在板上,后来刻在石碑上。 《开封府题名记》碑是国内罕见的官方题名记碑实物。

明末水患后,清朝开封府迁往北宋丞相赵普故宅之地(今开封县街道北、原县街小学处),在府门前重建包公祠,将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移至祠堂。 因为这条街被称为这个府前街。 1912年成为废府置县,开封府所在地成为开封县政府的驻扎地,因此将町名改称为开封县街,直至现在。 1927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打神拆庙、包公祠也遭到破坏,《开封府题名记》碑埋在地下。

《开封府题名记》碑记载了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104年183年开封府第一长官的工作时间。 尊敬的官员有寇准、吕夷简、范仲淹、王岱辰、包郑、欧阳修、苏赞等。 其中,包郑的影响最大。 据南宋周密的《癸辛杂知》记载,开封府有政府题名,建隆元年住润,晋王、荆王在下。 德孝肃公的名字被人指出,手指痕迹非常深。 看这个碑,和周密记录的完全一致。 人民的评价能留给实物的只有一个例子。

当时《开封府题名记》碑的目的是对官员起到警告教育的作用,但现在作为历史性的见证也起到了褒扬清官的作用。 与史书记载相比,石碑更具权威性,专家们考证了这座碑,史料不足和错误修改之处甚多,体现了其作为宋代文物的历史价值。 府治成立始于五代,北宋有长官题名制度,开封府是最早实施该制度的政府机关,因此《开封府题名记》碑是中国最早的政府机关长官题名记碑。

如果你在开封府、包公祠游泳,一定会发现两个地方立着《开封府题名记》的碑。 很多游客和古人一样,用手指触摸着那个手指印非常深的地方。 怎么会有两个相同的碑? 其实这两块碑是复制品,很多人不知道真碑在包公湖畔。 看照片开封博物馆吧。 幸存下来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原件在博物馆北碑文的大玻璃罩里,无法用手触摸。

标题:“中国最早的府衙长官题名记碑”

地址:http://www.knowyournote.com/kfwh/18381.html